鄂尔多斯盆地白河区早中侏罗世沉积相及其与油气运聚的关系附视频

被引:9
作者
袁伟
周晓星
武富礼
赵思远
机构
[1]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白河区; 早中侏罗世; 沉积相; 油气运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白河区延安组地层平缓,构造不发育,油藏分布范围小,但产量高,针对这一特点,对研究区早中侏罗世的沉积相及其与油气运聚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利用岩性和测井曲线特征,对沉积相、微相类型进行了识别与划分,认为白河区富县组、延10油层组为辫状河沉积体,发育河道砂坝、心滩、河漫滩和河漫沼泽等沉积微相;延9油层组为三角洲平原沉积体系,发育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等沉积微相。同时以延长组长1、长2残余地层厚度的分布,恢复了前侏罗系的古地貌特征。研究表明,富县组的巨厚砂层是下部过剩压力的泄压口,是下部油气向延安组地层运移的通道;延10、延9油藏主要受沉积相带的控制,河道砂体为油气富集的有利沉积相带,三角洲平原煤系沼泽为其良好的盖层。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145 +14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侏罗纪早中期河流沉积及油气分布 [J].
孟立娜 ;
李凤杰 ;
方朝刚 ;
李磊 ;
林洪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27 (06) :1-8
[2]   陕北地区中侏罗世延安期古地理特征 [J].
王东东 ;
邵龙义 ;
李智学 ;
李兆彬 .
古地理学报, 2012, 14 (04) :451-460
[3]   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下侏罗统富县组沉积相特征 [J].
刘犟 ;
李凤杰 ;
侯景涛 ;
方朝刚 ;
孟立娜 .
岩性油气藏, 2012, 24 (03) :74-78
[4]   陕北地区侏罗系油藏古地貌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研究 [J].
王碧涛 ;
李化斌 ;
沈焕文 ;
马国梁 ;
赵辉 ;
陈建宏 .
石油化工应用, 2011, 30 (10) :57-59
[5]   鄂尔多斯麻黄山西区中生界过剩压力与油气关系 [J].
李兴文 ;
李仲东 ;
过敏 ;
惠宽洋 ;
丁小琪 ;
邓文龙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 38 (03) :294-298
[6]   麻黄山西区块延安组沉积相特征研究附视频 [J].
柴方园 ;
丁晓琪 ;
乐锦波 ;
冯一波 .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0, (06) :29-33+140
[7]   鄂尔多斯盆地彭阳地区侏罗系延安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J].
刘联群 ;
刘建平 ;
李勇 ;
魏敏珠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0, 32 (03) :263-267
[8]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中侏罗统延9油层组储层成岩作用及对孔隙的影响 [J].
卜军 ;
李文厚 ;
曾明 ;
孙栋 ;
范萌萌 ;
毕磊 .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0, 24 (03) :24-27
[9]   鄂尔多斯盆地吴旗油田区域沉积岩相研究与分析 [J].
樊成 .
石油化工应用, 2009, 28 (03) :30-35
[10]   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中侏罗统延安组延9油层组河流沉积及演化 [J].
李凤杰 ;
王多云 ;
刘自亮 ;
王峰 .
古地理学报, 2009, 11 (03) :275-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