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白河区早中侏罗世沉积相及其与油气运聚的关系附视频

被引:9
作者
袁伟
周晓星
武富礼
赵思远
机构
[1]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白河区; 早中侏罗世; 沉积相; 油气运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白河区延安组地层平缓,构造不发育,油藏分布范围小,但产量高,针对这一特点,对研究区早中侏罗世的沉积相及其与油气运聚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利用岩性和测井曲线特征,对沉积相、微相类型进行了识别与划分,认为白河区富县组、延10油层组为辫状河沉积体,发育河道砂坝、心滩、河漫滩和河漫沼泽等沉积微相;延9油层组为三角洲平原沉积体系,发育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等沉积微相。同时以延长组长1、长2残余地层厚度的分布,恢复了前侏罗系的古地貌特征。研究表明,富县组的巨厚砂层是下部过剩压力的泄压口,是下部油气向延安组地层运移的通道;延10、延9油藏主要受沉积相带的控制,河道砂体为油气富集的有利沉积相带,三角洲平原煤系沼泽为其良好的盖层。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145 +14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1]   陕北斜坡中部TBC地区侏罗系延安组延10与延9沉积相研究 [J].
郭强 ;
夏玲燕 ;
侯宝宁 ;
程鑫 ;
吴汉宁 .
西北地质, 2009, 42 (02) :89-94
[12]   志丹油田侏罗纪沉积前古地貌特征与延10油藏分布 [J].
李旦 ;
葛芷渊 ;
程小兵 .
西北地质, 2006, (03) :55-58
[13]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过剩压力与油藏的关系 [J].
杨飏 ;
郭正权 ;
黄锦绣 ;
杜金良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6, (02) :49-52
[14]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早中期甘陕古河的演化变迁 [J].
赵俊兴 ;
陈洪德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2) :152-158
[15]   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中侏罗世延安期沉积体系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J].
时志强 ;
韩永林 ;
赵俊兴 ;
杨阳 ;
冀小林 .
地球学报, 2003, (01) :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