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过剩压力与油藏的关系

被引:27
作者
杨飏 [1 ]
郭正权 [2 ]
黄锦绣 [2 ]
杜金良 [1 ]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2] 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过剩压力; 运移; 目标预测; 油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长8油藏的发现,揭示出盆地长8具有形成大中型油田的地质条件。从流体运移的角度,应用平衡深度法原理,计算出过剩压力,建立了研究区的过剩压力体系,分析产生过剩压力的地质条件及控制因素,认为长7段的过剩压力是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并根据不同层段之间过剩压力差值,预测出有利目标区,为寻找类似油田提供了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部)中生代构造属性 [J].
刘池洋 ;
赵红格 ;
王锋 ;
陈洪 .
地质学报, 2005, (06) :737-747
[2]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石油二次运移通道研究 [J].
席胜利 ;
刘新社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5) :138-142
[3]   鄂尔多斯西缘前陆盆地构造热事件与油气运移 [J].
万丛礼 ;
付金华 ;
张军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5, (02) :43-47
[4]   论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优质油源岩在低渗透油气成藏富集中的主导作用: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J].
杨华 ;
张文正 .
地球化学, 2005, (02) :147-154
[5]   靖安油田北东区局部构造与石油富集关系研究 [J].
王平 ;
周义 ;
季海锟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3, (04) :9-12
[6]   油气运聚动力学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J].
罗晓容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5) :337-346
[7]   三角洲前缘砂体中石油二次运移与聚集过程物理模拟及结果分析 [J].
辛仁臣 ;
姜振学 ;
李思田 .
地球科学, 2002, (06) :780-782
[8]   烃源岩之下岩性油藏成藏模拟实验及其机制分析 [J].
张云峰 ;
王朋岩 ;
陈章明 .
地质科学, 2002, (04) :436-443
[9]   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学背景与条件 [J].
罗晓容 .
石油学报, 2001, (06) :24-29+5
[10]   松辽盆地深层孔隙流体压力预测 [J].
刘文龙 ;
李思田 ;
孙德君 ;
柴文华 ;
郑建东 .
地球科学, 2000, (02) :137-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