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工业制氢工艺技术及其经济性比较

被引:60
作者
李庆勋
刘晓彤
刘克峰
张天釜
孔繁华
机构
[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
关键词
炼油厂; 工业制氢; 经济分析; 煤制氢; 二氧化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Q116.2 [氢气];
学科分类号
0817 ;
摘要
介绍了炼油厂大规模工业制氢的主要技术路线,对以煤和天然气为原料制氢的两种工艺路线的经济性进行了比较,指出了现阶段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氢的必然性和重要性,针对煤制氢过程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大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种煤气化技术对比 [J].
王洪营 ;
杨悦敬 ;
杨国栋 ;
顾朝晖 .
河南化工, 2012, 29 (17) :26-29
[2]   煤制氢气——当今全加氢型炼油厂的发展方向 [J].
赵岩 .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12, 42 (04) :11-14
[3]   100000Nm3/h制氢装置的技术特点及节能措施 [J].
方友 .
广州化工, 2010, 38 (05) :238-239+255
[4]   二氧化碳驱油大有可为 [J].
钱伯章 .
中国石化, 2010, (04) :56-57
[5]   第二代典型煤气化技术 [J].
郑先勇 ;
董翔飞 ;
冯松 ;
段中献 .
广州化工, 2009, 37 (06) :55-58
[6]   注气驱油技术发展现状与启示 [J].
郭平 ;
苑志旺 ;
廖广志 .
天然气工业, 2009, 29 (08) :92-96+143
[7]   二氧化碳驱油效果影响因素与分析 [J].
王涛 ;
姚约东 ;
李相方 ;
李虎 ;
石俊芳 ;
杨祝华 .
中国石油和化工, 2008, (24) :30-33
[8]   甲烷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器的改进 [J].
刘淑红 ;
李文钊 ;
陈燕馨 ;
王玉忠 ;
徐恒泳 .
石油化工, 2008, (06) :563-568
[9]   煤制氢发展现状 [J].
谢继东 ;
李文华 ;
陈亚飞 .
洁净煤技术, 2007, (02) :77-81
[10]   利用CO非混相驱提高采收率的机理及应用现状 [J].
路向伟 ;
路佩丽 .
石油地质与工程 , 2007, (02) :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