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造山带与合肥盆地的构造耦合

被引:63
作者
王清晨
从柏林
马力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研究实验室!北京
[2]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南方新区油气勘探经理部!杭州
关键词
大别山造山带; 合肥盆地; 构造耦合; 大陆动力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对大别山造山带和合肥盆地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研究表明,大别山造山带是中生代碰撞造山作用的产物,合肥盆地是这一造山带隆起时开始形成的,经历了凹陷→断陷→构造反转3个阶段,造山带的“去根”过程与地慢上涌控制着大别山的隆起和合肥盆地的发育.
引用
收藏
页码:575 / 5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合肥盆地新生代火山岩成因岩石学研究 [J].
从柏林,王清晨,张海政,阎欣,江来利 .
岩石学报, 1996, (03) :370-381
[2]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的地球动力学意义 [J].
王清晨 ;
从柏林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3) :271-276
[3]   苏鲁-大别山变质带岩石大地构造学 [J].
翟明国 ;
从柏林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3) :258-264
[4]   皖西白大山群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毕治国,李玉发,汤加富,侯明金 .
安徽地质, 1994, (Z1) :135-140
[5]   大别山碰撞造山带基本结构 [J].
董树文 ;
孙先如 ;
张勇 ;
黄德志 ;
王刚 ;
戴世坤 ;
于邦存 .
科学通报, 1993, (06) :542-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