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言论与隐私:网络时代“被遗忘权”的多重维度

被引:21
作者
令倩
王晓培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关键词
被遗忘权; 大数据; 人格尊严; 言论自由; 隐私保护;
D O I
10.15897/j.cnki.cn51-1046/g2.2019.07.009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050302 ;
摘要
数字化记忆是网络信息时代的重要特征。随着互联网的渗透,个人信息的即时搜索、长久留存、关联分析已成现实,"被遗忘权"(Right to be forgotten)作为一种数据保护方式逐渐发展为关乎公共领域构建的热议话题。本研究将以2018年5月25日生效的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GDPR)为切入点,围绕"被遗忘权"这一概念的复杂性展开,探讨其如何在保护个人利益的同时兼顾公共利益,重点分析互联网环境下"被遗忘权"面临的多重价值分歧,进而为"被遗忘权"的本土化路径提供启示与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8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数据与记忆伦理的新面相 [J].
闫宏秀 .
道德与文明, 2018, (04) :20-25
[4]   个人信息保护:中国与欧盟删除权异同论 [J].
周冲 .
新闻记者, 2017, (08) :71-79
[5]   隐私的辩证:被遗忘还是被观望? [J].
何雪莲 .
南京社会科学, 2017, (07) :120-127
[6]   “被遗忘权”:大数据时代下的新问题 [J].
张里安 ;
韩旭至 .
河北法学, 2017, 35 (03) :35-51
[7]   搜索引擎服务商的个人信息保护义务研究——以被遗忘权为中心 [J].
廖磊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7, (01) :116-125
[8]   美国和欧盟对网络空间“被遗忘权”的不同态度 [J].
李兵 ;
展江 .
新闻记者, 2016, (12) :63-70
[9]   俄罗斯被遗忘权立法的意图、架构与特点 [J].
张建文 .
求是学刊, 2016, 43 (05) :1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