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风速垂直切变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影响

被引:21
作者
白莉娜 [1 ,2 ]
王元 [1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
[2]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关键词
天气学; 热带气旋强度变化; 统计分析; 环境风垂直切变; 强度预报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4 [热带气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2000—2006年中国气象局《热带气旋年鉴》和NCEP再分析日资料,对环境风垂直切变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强度变化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首先比较了不同高度层之间、不同水平区域平均的全风速垂直切变和纬向风速垂直切变对TC强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全风速切变对TC强度变化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纬向风速垂直切变;以200~800 km的圆环区域平均计算的风速垂直切变与TC强度变化的负相关最显著;中高层的风速垂直切变与TC强度变化的相关优于中低层。其次,全风速切变大于8 m/s后抑制TC增强,且这种抑制作用存在6~60 h的滞后。全风速垂直切变大时,滞后时间较短:当全风速切变为8~9 m/s(9~10m/s)时,TC强度在未来60(48)h开始减弱;当全风速切变大于10 m/s时,TC在6 h内开始减弱。最后,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建立TC强度变化的预报模型PLS-STIPSV。结果表明,加入风速垂直切变因子后对TC强度预报有所改进,并通过分析标准化回归系数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的统计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955 / 96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理论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统计预报方法 [J].
宋金杰 ;
王元 ;
陈佩燕 ;
陈联寿 .
气象学报, 2011, 69 (05) :745-756
[2]   不同海域影响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环境动力因素对比 [J].
王喜 ;
余锦华 .
热带气象学报, 2011, 27 (03) :387-395
[3]   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热带气旋强度预报方法试验 [J].
姚才 ;
金龙 ;
黄明策 ;
黄小燕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7, (04) :11-19
[4]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the Effect of Vertical Wind Shear on Tropical Cyclone Development [J].
赵滨 ;
端义宏 ;
余晖 ;
杜秉玉 .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2006, (03) :383-388
[5]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统计释用预报方法研究 [J].
胡春梅 ;
余晖 ;
陈佩燕 .
气象, 2006, (08) :64-69
[6]   热带气旋强度资料的差异性分析 [J].
余晖 ;
胡春梅 ;
蒋乐贻 .
气象学报, 2006, (03) :357-363
[7]  
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及其应用[M]. 国防工业出版社 , 王惠文著, 1999
[8]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ropical cyclone structure and intensity changes – a review[J] . Y. Wang,C.-C. Wu.Meteorology and Atmospheric Physics . 2004 (4)
[9]  
A numerical study of 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flow on tropical storm genesis. Tuleya R E,Y Kurihara. Monthly Weather Review . 1981
[10]  
An alternate tothe HURRANtropical cyclone forecast system. Neumann C.J. NOAA Tech.Memo.NWS SR-62 . 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