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及电子鼻技术检测中华绒螯蟹不同可食部位中的香气成分

被引:47
作者
顾赛麒
王锡昌
陶宁萍
张晶晶
机构
[1]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香气; 活性值; 气质联用; 电子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54.7 [水产制品的标准与检验]; O657.63 [质谱分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及电子鼻(E-Nose)技术,对采自松江的二级雌性中华绒螯蟹体肉、钳肉、足肉、性腺4个部位中的香气成分进行检测。电子鼻结果显示,松江中华绒螯蟹不同部位香气轮廓存在一定差异性,可进行明显区分。采用GC-MS从松江中华绒螯蟹4个可食部位中共检测到7大类48种香气物质,并由内标法对各香气物质定量。通过查阅文献获得各香气物阈值后,计算求得其活性值(OAV)。以OAV为依据,从48种化合物中筛选得到了癸醛等12种最为关键的活性香气物质,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聚类分析法(CA)对其OAV进行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2-乙基呋喃等5种化合物为表征松江中华绒螯蟹性腺、钳肉和足肉的特征性活性香气物质。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2种活性香气物质可聚为3类,且每类都独立含有代表某一特定部位的特征性活性香气物质。由此提出一种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鉴别水产品特征性活性香气物质的新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239 / 24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甘蔗创新种质的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 [J].
陆鑫 ;
毛钧 ;
应雄美 ;
刘新龙 ;
苏火生 ;
马丽 ;
蔡青 .
西南农业学报, 2011, (06) :2072-2076
[2]   养殖美国红鱼腥臭味形成机理研究 [J].
杨华 ;
张慧恩 ;
蔡艳 .
食品工业科技, 2011, 32 (10) :153-159
[3]   中华绒螯蟹蟹肉和蟹黄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英文) [J].
于慧子 ;
陈舜胜 .
食品科学, 2011, 32 (08) :267-271
[4]   不同新鲜度冷却猪肉中挥发物的变化 [J].
顾赛麒 ;
王锡昌 ;
刘源 ;
赵勇 ;
张晶晶 ;
谢晶 ;
潘迎捷 .
江苏农业学报, 2011, (01) :169-176
[5]   仪器测定的猪肉质构性状与感官性状的回归分析 [J].
陈磊 ;
王金勇 ;
李学伟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6) :357-362
[6]   中华绒螯蟹蟹肉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J].
陈舜胜 ;
蒋根栋 .
食品科学, 2009, 30 (20) :308-311
[7]  
干腌培根加工过程中脂质氧化调控机制研究[D]. 靳国锋.南京农业大学. 2011
[8]  
熟制大闸蟹风味及冷冻加工技术的研究[D]. 陈德慰.江南大学. 2007
[9]  
中华绒螯蟹风味物质的研究[D]. 张娜.江南大学. 2008
[10]   Identification of characteristic aroma-active compounds in steamed mangrove crab (Scylla serrata) [J].
Yu, Hui-Zi ;
Chen, Shun-Sheng .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0, 43 (08) :2081-2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