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流层异常下传对2009年12月北半球大范围降雪过程的影响

被引:10
作者
卢楚翰 [1 ]
王蕊 [2 ]
秦育婧 [1 ]
马丽宝 [1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上海市气象局
关键词
冬季; 低温暴雪天气; AO; 平流层异常信号; 向下传播;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12.03.007
中图分类号
P426.63 [固态晶状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2009年12月北半球中纬度出现大范围持续低温、暴风雪等天气。采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平流层AO(Arctic Oscillation,北极涛动)异常信号下传的特征及其对本次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并讨论了与平流层异常信号下传相关的行星波活动。结果表明:1)与此次极端气候事件相联系的负位相AO异常11月首先发生在平流层,维持将近1个月后于12月初开始下传,并且迅速传至地面。12月整个对流层的位势高度及温度在极区附近出现强的正异常,而中纬度地区则为负异常。2)平流层AO异常信号下传后,地面出现有利于低温降雪过程的环流异常。12月上旬,亚洲大陆东部及北美大陆西部出现异常偏北风,造成了俄罗斯、北美西部大面积负的温度异常;12月中下旬,欧洲大陆盛行偏西北气流,同时蒙古高压增强,欧亚大陆北部包括中国北方出现大片负的温度异常。3)在此次极端气候事件之前,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有异常强的行星波上传至平流层,导致平流层出现负位相的AO异常,并维持了一个月;随后,上传到平流层的行星波减弱,同时平流层负位相的AO异常迅速传至地面,导致了有利于低温降雪的环流异常。
引用
收藏
页码:304 / 31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不同年代际背景下AO与冬季中国东北气温的关系 [J].
庞子琴 ;
郭品文 .
大气科学学报, 2010, 33 (04) :469-476
[2]   平流层环状模的分类特征及其与对流层的关系 [J].
谢再红 ;
孙照渤 ;
曾刚 ;
陈海山 .
气象科学, 2009, 29 (04) :4498-4506
[3]   2002/2003年与2003/2004年冬季爆发性增温期间的动力特征 [J].
赵燕华 ;
管兆勇 ;
刘毅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9, 32 (02) :246-255
[4]   2007/2008年冬季平流层环流异常及平流层—对流层耦合特征 [J].
向纯怡 ;
何金海 ;
任荣彩 .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03) :338-348
[5]   2008年雪灾同平流层环流异常的关系 [J].
陈月娟 ;
周任君 ;
邓淑梅 ;
易明建 ;
刘毅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09, 39 (01) :15-22
[6]   平流层环流异常对2008年1月雪灾过程的影响 [J].
刘毅 ;
赵燕华 ;
管兆勇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8, (04) :548-555
[7]   北极涛动与北大西洋涛动的低频变化特征 [J].
胡跃文 ;
杨小怡 .
气象科学, 2007, (03) :316-322
[8]   冬季北极涛动与极涡的变化分析 [J].
邓伟涛 ;
孙照渤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 (05) :613-619
[9]   关于平流层异常影响对流层天气系统的研究进展 [J].
胡永云 .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07) :713-720+769
[10]   北半球春季平流层环流季节转换研究的若干进展 [J].
闵凡花 ;
王盘兴 .
气象科学, 2004, (03) :373-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