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节的音义关联和汉语的变音

被引:25
作者
徐通锵
机构
[1] 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
关键词
音节; 音义关联; 音变; 变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01 [语音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音义关联是汉语音节结构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一关联引发了语言运转中音与义的互动制约 ,产生了变音 ,使一个音节的字音裂变为两个音节或字组的两个音节挤入一个音节的框架而实现单音节化。变音不是纯语音的过程 ,对它的研究可以丰富历史音变的理论和方法 ,补正青年语法学派的纯语音过程的音变理论的局限。变音可以为语言理论研究提供一些重要的线索。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声调起源研究方法论问题再议 [J].
徐通锵 .
民族语文, 2001, (05) :1-13
[2]   晋城方言的“子尾”变调 [J].
沈慧云 .
语文研究, 1983, (04) :67-68
[3]   获嘉方言韵母的分类 [J].
贺巍 .
方言, 1982, (01) :22-36
[4]  
高密方言的儿化.[J].董绍克;.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 01
[5]   福州方言的“切脚词” [J].
梁玉璋 .
方言, 1982, (01) :37-46
[6]   信宜方言的变音 [J].
叶国泉 ;
唐志东 .
方言, 1982, (01) :47-51
[7]  
太原方言词汇的几个特点和若干虚词的用法.[J].王立达;.中国语文.1961, 02
[8]  
温岭方言的变音.[J].李荣;.中国语文.1978, 02
[9]  
晋中话“嵌1词”汇释.[J].赵秉璇;.中国语文.1979, 06
[10]  
山西平定方言的“儿化”和晋中的所谓“嵌1词”.[J].徐通锵;.中国语文.1981,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