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南洼陷古近系高岭石发育特征及转化机理

被引:44
作者
陈鑫 [1 ]
钟建华 [1 ]
袁静 [1 ]
聂可可 [2 ]
杨玉平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古近系; 高岭石; 发育特征; 转化机理; 研究意义; 渤南洼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砂岩储集层中高岭石的发育程度与储集层物性和油气聚集关系密切。通过对渤南洼陷古近系沙三段和沙四段的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黏土矿物X-衍射、岩心物性和含油级别分析测试,研究深层碎屑岩中高岭石的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深部碎屑岩储集层中的高岭石主要是由长石的溶蚀产生的,高岭石的发育是良好储集层和饱和油层出现的重要标志,高岭石含量出现相对高值的储集层与工业油层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研究区高岭石形成分为4个阶段:沉积高岭石向伊利石转化阶段、自生高岭石大量产生阶段、油层中的高岭石被油气包围阶段及油层中高岭石出现异常高值阶段。深部碎屑岩储集层中的高岭石形成于酸性流体和长石相互作用的酸性成岩场中,保存在油气充注形成的惰性成岩场中,在弱碱性成岩场中迅速向伊利石和绿泥石转化。图8表1参20
引用
收藏
页码:456 / 46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南堡凹陷高柳地区深层次生孔隙成因及分布特征 [J].
张文才 ;
李贺 ;
李会军 ;
孟元林 ;
杨凤波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03) :308-312
[2]   黄骅坳陷中区超压对有机酸生成和溶解作用的抑制 [J].
孟元林 ;
李斌 ;
王志国 ;
王粤川 ;
牛嘉玉 ;
殷秀兰 ;
李军 ;
肖丽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01) :40-43
[3]   高酸值原油的成因与分布 [J].
窦立荣 ;
侯读杰 ;
程顶胜 ;
黎茂稳 ;
潘校华 .
石油学报, 2007, (01) :8-13
[4]  
成岩过程中的“耗水”作用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 张善文.油气地球物理. 2006(04)
[5]  
成岩过程中的“耗水”作用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 张善文.油气地球物理. 2006 (04)
[6]   东濮凹陷沙三段盐岩成因 [J].
苏惠 ;
许化政 ;
张金川 ;
曲丽萍 ;
王萍霞 ;
曾探 ;
李桂霞 ;
乔朝泽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5) :600-605
[7]   油气储层自生高岭石发育特点及其对物性的影响 [J].
曹剑 ;
张义杰 ;
胡文瑄 ;
张越迁 ;
唐勇 ;
姚素平 ;
陶国亮 .
矿物学报, 2005, (04) :367-373
[8]   陆相断陷湖盆油藏微观流场演化规律及演变机理 [J].
李阳 .
石油学报, 2005, (06) :60-65
[9]   盐湖环境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高孔隙带形成的影响 [J].
王生朗 ;
任来义 ;
王英 ;
李继东 ;
何锋 ;
王欲晓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5) :47-49
[10]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系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J].
胡宗全 ;
朱筱敏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3) :1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