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秦岭山阳板板山钾长花岗岩体SHRIMP锆石U-Pb年龄与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20
作者
吴发富 [1 ]
王宗起 [1 ]
王涛 [2 ]
闫臻 [2 ]
陈雷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矿产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板板山岩体; 地球化学特征; 锆石U-Pb定年; 新元古代;
D O I
10.19719/j.cnki.1001-6872.2012.02.009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P59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南秦岭山阳板板山岩体出露于柞水-山阳构造混杂带内,为一个由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和辉绿岩组成的杂岩体。其钾长花岗岩地球化学组成为:SiO2过饱合(71.01%~76.32%),w(K2O)4.09%~5.35%,w(Na2O)为2.85%~3.75%,σ值为1.71~2.15,属钙碱性花岗岩系列。w(Al2O3)在11.75%~13.24%之间,A/CNK值为0.74~1.14,A/NK值为1.11~1.23,低w(CaO)(0.31%~0.86%),为弱过铝质花岗岩。镁、铁质含量低,TFe2O3=0.76%~1.61%,w(MgO)=0.28%~0.5%,w(TiO2)=0.096%~0.11%,w(P2O5)=0.02%~0.24%。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LREE=43.18×10-6~117.34×10-6,HREE=10.09×10-6~14.84×10-6,LREE/HREE=3.38~7.91),强烈Eu负异常(δEu=0.31~0.66),稀土配分模式图总体呈‘V’型谷。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而Ba,Sr元素亏损,贫高场强元素La,Nb,U,强烈亏损P,Ti,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上出现Ba,Sr-P和Ti三个明显的低谷,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征,表明岩体形成于拉张的构造背景。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730.0Ma±8.2Ma,为晚新元古代。板板山钾长花岗岩地球化学组成及成岩时代的确定表明南秦岭晚新元古代构造活动进入扩张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陕西柞水地区小茅岭复式岩体东段LA-ICP-MS锆石U-Pb定年 [J].
刘仁燕 ;
牛宝贵 ;
和政军 ;
任纪舜 .
地质通报, 2011, 30(Z1) (Z1) :448-460
[2]   山阳色河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和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 [J].
王涛 ;
王宗起 ;
闫臻 ;
闫全人 ;
张英利 ;
向忠金 .
地质学报, 2009, 83 (11) :1657-1666
[3]   秦岭造山带主要大地构造单元的新划分 [J].
王宗起 ;
闫全人 ;
闫臻 ;
王涛 ;
姜春发 ;
高联达 ;
李秋根 ;
陈隽璐 ;
张英利 ;
刘平 ;
谢春林 ;
向忠金 .
地质学报, 2009, 83 (11) :1527-1546
[4]   苏鲁造山带A型花岗岩的元素地球化学及其成因 [J].
王涛 ;
刘燊 ;
胡瑞忠 ;
冯彩霞 ;
齐有强 ;
冯光英 ;
王长华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9, 39 (04) :676-688
[5]   南秦岭柞水地区小磨岭杂岩基性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杨钊 ;
董云鹏 ;
周鼎武 ;
于君 ;
马海勇 .
地质通报, 2008, (05) :611-617
[6]   南秦岭武当山群、耀岭河群及基性侵入岩群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J].
凌文黎 ;
任邦方 ;
段瑞春 ;
柳小明 ;
毛新武 ;
彭练红 ;
刘早学 ;
程建萍 ;
杨红梅 .
科学通报 , 2007, (12) :1445-1456
[7]   武当地块耀岭河群火山岩的时代归属:单锆石U-Pb年龄的制约 [J].
蔡志勇 ;
熊小林 ;
罗洪 ;
吴德宽 ;
孙三才 ;
饶帮良 ;
王寿琼 .
地质学报, 2007, (05) :620-625
[8]   A型花岗岩研究现状及其述评 [J].
吴锁平 ;
王梅英 ;
戚开静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7, (01) :57-66
[9]   秦岭地区陡岭—小茅岭隆起带西段几个岩体的SHRIMP锆石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J].
牛宝贵 ;
和政军 ;
任纪舜 ;
王军 ;
邓平 .
地质论评, 2006, (06) :826-835
[10]   南秦岭地区存在两种不同构造属性的耀岭河群 [J].
苏春乾 ;
胡建民 ;
李勇 ;
刘继庆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6, (04) :287-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