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土壤肥力现状及变化规律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被引:62
作者
王伟妮 [1 ]
鲁剑巍 [1 ]
鲁明星 [2 ]
戴志刚 [2 ]
李小坤 [1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湖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
关键词
湖北省; 水稻土; 肥力现状; 肥力变化; 不同稻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05~2009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获取了大量数据,本文通过对湖北省2008年所获取的水田土壤养分数据进行抽样研究,系统分析鄂东、江汉平原、鄂东南、鄂东北、鄂中、鄂西北和鄂西南7个稻区的土壤肥力现状,并将其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数据进行比较,探讨水田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及原因。结果表明,目前湖北省水稻土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及pH平均值分别为26.1 g kg-1、124.2 mg kg-1、13.1 mg kg-1、89.1 mg kg-1和6.3,主要分布范围分别为10~40 g kg-1、>90 mg kg-1、5~40 mg kg-1、50~150mg kg-1和5.0~7.5。各养分元素在不同稻区的分布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从全省来看,有机质含量具有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特征;碱解氮具有西、南高,东、北低的特征;速效钾和pH具有西、北高,东、南低的特征;而有效磷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分布规律。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由于长期施用氮、磷肥和肥料用量不断增加以及秸秆还田面积和数量的增加,一方面促进了水稻土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加速了土壤的酸化;而钾肥用量的不足及高产水稻品种对钾素的大量吸收,也导致了土壤速效钾含量的下降。可见,在湖北省目前的稻区农业生产中,增加钾肥用量,合理调整氮、磷、钾肥的比例,并在进行秸秆还田的同时适当配施石灰,是实现水稻土肥力提高和防止土壤酸化的有效途径。本研究还说明,充分利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资料对土壤养分数据进行系统研究,可以获得对区域性土壤肥力现状及变化的全面认识。
引用
收藏
页码:319 / 33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 [1] 冀西北地区农田土壤养分现状、变化与评价——以宣化县为例
    王激清
    李君
    刘社平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0, (08) : 158 - 163
  • [2] 长期不同施肥对太湖地区典型土壤酸化的影响
    张永春
    汪吉东
    沈明星
    沈其荣
    许仙菊
    宁运旺
    [J]. 土壤学报, 2010, 47 (03) : 465 - 472
  • [3]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 Ⅰ.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北界和粮食产量可能影响的分析
    杨晓光
    刘志娟
    陈阜
    [J].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 (02) : 329 - 336
  • [4] 南方丘陵地区水田土壤养分变异分析
    周学文
    赵小敏
    胡国瑞
    陈凤华
    郭熙
    [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9, 31 (05) : 919 - 926
  • [5] 长期施用化肥和稻草对红壤水稻土肥力和生产力持续性的影响
    廖育林
    郑圣先
    聂军
    鲁艳红
    谢坚
    杨曾平
    [J]. 中国农业科学 , 2009, (10) : 3541 - 3550
  • [6] 渭北黄土高原经济林地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易亮
    李凯荣
    张冠华
    唐荣华
    [J]. 水土保持研究 , 2009, (02) : 186 - 190
  • [7] 北京平谷区土壤有效磷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环境风险评价
    王淑英
    胡克林
    路苹
    于同泉
    [J]. 中国农业科学 , 2009, (04) : 1290 - 1298
  • [8] 水旱轮作条件下免耕土壤主要理化特性研究
    兰全美
    张锡洲
    李廷轩
    [J]. 水土保持学报, 2009, 23 (01) : 145 - 149
  • [9] 富营养化河水灌溉对稻田土壤氮磷养分贡献的影响——以太湖地区黄泥土为例
    谢迎新
    熊正琴
    赵旭
    邢光熹
    郭天财
    [J]. 生态学报, 2008, (08) : 3618 - 3625
  • [10] 长江中下游地区化肥消费与供需特征及调控策略
    张四代
    张卫峰
    王激清
    王利
    马文奇
    张福锁
    [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8, (01) : 100 -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