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PM2.5排放现状与控制技术

被引:27
作者
代旭东
徐晓亮
缪明烽
机构
[1] 中环(中国)工程有限公司
关键词
燃煤电厂; 超细颗粒物; PM2.5;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73 [电力工业];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大气颗粒物特别是超细颗粒物PM2.5对人体健康及环境会产生很大危害,燃煤电厂是超细颗粒物的重要排放源。本文简要阐述了燃煤电厂超细颗粒物排放的现状,并针对燃煤电厂重点介绍了超细颗粒物的排放控制技术,包括传统的除尘器加湿法脱硫设施的除尘、混合除尘控制技术、以及在传统除尘器前设置团聚预处理装置的技术等。指出了各种技术的利弊、应用现状及应用前景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燃煤电厂超细粉尘的危害及控制 [J].
高永华 ;
宏哲 .
能源环境保护, 2010, 24 (03) :5-8
[2]  
中国人为源颗粒物排放现状与趋势分析[J]. 张楚莹,王书肖,赵瑜,郝吉明.环境科学. 2009(07)
[3]   燃煤电厂的可吸入颗粒物排放 [J].
郑进朗 ;
潘雪琴 ;
马果骏 .
电力环境保护, 2009, 25 (01) :53-55
[4]   超细颗粒物PM2.5控制技术综述 [J].
尚伟 ;
黄超 ;
王菲 .
环境科技, 2008, 21(S2) (S2) :75-78
[5]   电厂湿法脱硫系统对烟气中细颗粒物脱除作用的实验研究 [J].
王珲 ;
宋蔷 ;
姚强 ;
陈昌和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8, (05) :1-7
[6]   燃煤飞灰中细颗粒物(PM)的物理化学特性 [J].
赵承美 ;
孙俊民 ;
邓寅生 ;
鲁静 .
环境科学研究, 2004, (02) :71-73+80
[7]   燃烧源超细颗粒物的研究进展 [J].
徐杰英 ;
刘晶 ;
郑楚光 .
煤炭转化, 2003, (04) :16-20
[8]   煤燃烧超细颗粒物团聚促进技术的研究进展 [J].
魏凤 ;
张军营 ;
王春梅 ;
郑楚光 .
煤炭转化, 2003, (03) :27-31+63
[9]  
煤粉炉PM10/PM2.5排放规律的试验研究[J]. 刘建忠,范海燕,周俊虎,曹欣玉,岑可法.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3(01)
[10]   交变电场中电凝并收尘理论与实验研究 [J].
向晓东 ;
陈旺生 ;
幸福堂 ;
张国权 ;
李传贵 ;
刘功智 .
环境科学学报, 2000, (02) :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