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城市群主要城市通达性及空间联系强度研究

被引:32
作者
郭丽娟 [1 ]
王如渊 [2 ]
机构
[1] 西华师范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
[2] 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关键词
最短时间距离; 综合通达性; 空间联系强度; 四川盆地城市群;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09.03.015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根据最短时间距离模型和综合通达性模型计算了四川盆地城市群内18个城市的交通通达性,并建立最短时间距离矩阵表征各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强度。研究表明:用最短时间距离计算的成都通达性最优,而重庆通达性居于第13位;综合通达性模型表明重庆通达性最好,成都居第2位,川东北城市也居于前列。研究还表明在四川盆地城市群内形成了以成都为中心的紧密联系的空间一体化。但是,四川省各城市与重庆的空间联系紧密程度却很低,形成了明显的"空间背离"。未来几年内重庆将成为四川盆地城市群内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1]   城市可达性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评述 [J].
李平华 ;
陆玉麒 ;
不详 .
城市问题 , 2005, (01) :69-74
[12]   湖南省城市空间关联研究 [J].
艾彬 ;
徐建华 ;
岳文泽 ;
刘小平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4, (06) :48-52
[13]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流强度研究 [J].
张虹鸥 ;
叶玉瑶 ;
罗晓云 ;
叶树宁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4, (06) :53-56
[14]   高等级公路网建设对区域可达性的影响——以江苏省为例 [J].
徐旳 ;
陆玉麒 .
经济地理, 2004, (06) :830-833
[15]   山东半岛城市群主要经济联系方向研究 [J].
郑国 ;
赵群毅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4, (05) :51-54+96
[16]   高速铁路对区域可达性的影响研究——以沪宁地区为例 [J].
罗鹏飞 ;
徐逸伦 ;
张楠楠 .
经济地理, 2004, (03) :407-411
[17]   20世纪中国铁路网扩展及其空间通达性 [J].
金凤君 ;
王姣娥 .
地理学报, 2004, (02) :293-302
[18]   沪宁杭城市密集区城市流研究 [J].
朱英明 ;
于念文 .
城市规划汇刊, 2002, (01) :31-33+44
[19]   深圳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联系的测度及分析 [J].
李国平 ;
王立明 ;
杨开忠 .
经济地理, 2001, (01) :33-37
[20]   成渝产业带主要城市空间关系研究 [J].
黄炳康 ;
李忆春 ;
吴敏 .
地理科学, 2000, (05) :41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