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典型绿洲城市发展与水资源潜力协调度分析

被引:24
作者
夏富强 [1 ]
唐宏 [2 ]
杨德刚 [1 ]
武广洋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 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城市发展; 水资源潜力; 协调度; 绿洲城市; 乌鲁木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基于1995—2010年城市发展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构建了城市发展与水资源潜力的综合评价模型及二者的协调度模型,以探讨乌鲁木齐城市发展及水资源潜力的变化与二者的协调关系。结论如下:(1)乌鲁木齐市的城市发展综合水平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是乌鲁木齐城市发展的主要形式,社会进步和空间扩张对城市综合发展的影响相对较小。(2)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的变化波动性较强,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主要受水资源本底条件变化的影响,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能力的提高则促进水资源潜力的提升。(3)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系统的协调度先升后降,呈倒U字型变化,总体二者的协调发展度不高,城市发展系统和水资源系统的矛盾日渐突出。
引用
收藏
页码:5883 / 589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江苏省水资源利用效率 [J].
赵晨 ;
王远 ;
谷学明 ;
赵卉卉 ;
吴尧萍 ;
朱晓东 ;
陆根法 .
生态学报, 2013, 33 (05) :1636-1644
[2]   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 [J].
杨广 ;
何新林 ;
李俊峰 ;
贾筱娟 .
生态学报, 2011, 31 (09) :2407-2413
[3]   水资源短缺的社会适应能力理论及实证——以黑河流域为例 [J].
程怀文 ;
李玉文 ;
徐中民 .
生态学报, 2011, 31 (05) :1430-1439
[4]   天山北坡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度评价 [J].
唐宏 ;
杨德刚 ;
乔旭宁 ;
杨莉 ;
王国刚 .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05) :805-813
[5]   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 [J].
陈明星 ;
陆大道 ;
张华 .
地理学报, 2009, 64 (04) :387-398
[6]   武汉市经济与环境发展协调度分析 [J].
李小彬 .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1) :63-65
[7]   干旱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规律性及其验证 [J].
乔标 ;
方创琳 ;
黄金川 .
生态学报, 2006, (07) :2183-2190
[8]   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关联分析 [J].
刘耀彬 ;
李仁东 ;
宋学锋 .
地理学报, 2005, (02) :237-247
[9]   中国西北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现状研究 [J].
邵波 ;
陈兴鹏 .
干旱区地理, 2005, (01) :136-141
[10]   水资源约束下西北干旱区河西走廊城市化发展模式 [J].
方创琳 ;
李铭 .
地理研究, 2004, (06) :825-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