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拯救社会公德的证据法药方——论不得用以证明过错或责任的证据规则
被引:2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飞
机构
:
[1]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
来源
:
理论月刊
|
2014年
/ 01期
关键词
:
社会公德;
常理推断;
价值权衡;
不得用以证明过错或责任的证据规则;
鸡尾酒疗法;
D O I
:
10.14180/j.cnki.1004-0544.2014.01.029
中图分类号
:
D915.13 [证据制度];
学科分类号
:
030106 ;
030609 ;
摘要
:
从道德上批判社会公德沦陷固然必要,但只有更加注重法律的激励机制才能从根本上遏制社会公德进一步恶化。在美国,不得用以证明过错或责任的证据规则通过切断从行善行为到过错责任的自然推理链条,激励着人们积极从事对社会有益之行为。而在中国,此类规则不仅拥有充分的理论基础和类似的立法规定,更重要的是它们符合构建和谐社会、重塑社会公德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然而仅仅移植此类规则显然不够,因为导致社会公德沦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一种综合性的鸡尾酒疗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0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证据法学理论基础论纲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学权
.
西部法学评论,
2008,
(01)
:10
-16
[2]
论证据法的人权保障基础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房保国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11,
(04)
:71
-75
[3]
证据规则的价值基础和理论体系
[J].
张保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张保生
.
法学研究,
2008,
(02)
:122
-132
[4]
从“证据学”走向“证据法学”——兼论刑事证据法的体系和功能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瑞华
.
法商研究,
2006,
(03)
:83
-93
[5]
反思与重构:证据法学理论基础研究
[J].
万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
万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林喜芬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6)
:97
-104
[6]
证据法学基本问题之反思
[J].
宋英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中心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中心
宋英辉
;
吴宏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中心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中心
吴宏耀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雷小政
.
法学研究,
2005,
(06)
:52
-67
[7]
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以裁判事实的可接受性为中心
[J].
易延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法学院讲师
易延友
.
法学研究,
2004,
(01)
:99
-114
[8]
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
[J].
张建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北京
张建伟
.
现代法学,
2002,
(02)
:34
-48
[9]
从认识论走向价值论——证据法理论基础的反思与重构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瑞华
.
法学,
2001,
(01)
:21
-28
[10]
美国《联邦证据规则》(2011年重塑版)条解[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王进喜, 2012
←
1
2
→
共 16 条
[1]
证据法学理论基础论纲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学权
.
西部法学评论,
2008,
(01)
:10
-16
[2]
论证据法的人权保障基础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房保国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11,
(04)
:71
-75
[3]
证据规则的价值基础和理论体系
[J].
张保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张保生
.
法学研究,
2008,
(02)
:122
-132
[4]
从“证据学”走向“证据法学”——兼论刑事证据法的体系和功能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瑞华
.
法商研究,
2006,
(03)
:83
-93
[5]
反思与重构:证据法学理论基础研究
[J].
万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
万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林喜芬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6)
:97
-104
[6]
证据法学基本问题之反思
[J].
宋英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中心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中心
宋英辉
;
吴宏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中心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中心
吴宏耀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雷小政
.
法学研究,
2005,
(06)
:52
-67
[7]
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以裁判事实的可接受性为中心
[J].
易延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法学院讲师
易延友
.
法学研究,
2004,
(01)
:99
-114
[8]
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
[J].
张建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北京
张建伟
.
现代法学,
2002,
(02)
:34
-48
[9]
从认识论走向价值论——证据法理论基础的反思与重构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瑞华
.
法学,
2001,
(01)
:21
-28
[10]
美国《联邦证据规则》(2011年重塑版)条解[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王进喜, 2012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