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法学基本问题之反思

被引:19
作者
宋英辉 [1 ]
吴宏耀 [1 ]
雷小政 [2 ]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中心
[2]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专业
关键词
认识论; 事实; 证据; 诉讼证明; 研究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5.13 [证据制度];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030609 ;
摘要
证据法学理论基础的根本问题在于形成体现现代证明活动自身特殊性的具体认知理论。裁判事实与事实真相之间的关系具有或然性,应寻求适当法律程序与规则,以保障关于案件事实的认识在最大程度上符合或者接近客观存在的事实。应当走出以点带面的偏狭思维,转向一种动态的证据概念,并在证据的真实性上强调当下社会认知条件所能达到的真实或属实。基于狭义证明理论,裁判并非都以查明事实真相为必要条件和最终目的,但并不能因此而否定法官的照顾义务和消极的实质真实义务。证据法学的研究方法应是一个多元化的、开放性的、与时偕行的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67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上)——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 [J].
邓正来 .
政法论坛, 2005, (01) :3-23
[2]   现代法视野中的刑事诉讼 [J].
吴宏耀 .
政法论坛, 2004, (03) :48-54
[3]   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以裁判事实的可接受性为中心 [J].
易延友 .
法学研究, 2004, (01) :99-114
[4]   对“法律真实”证明标准的质疑 [J].
张继成 ;
杨宗辉 .
法学研究, 2002, (04) :117-130
[5]   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 [J].
张建伟 .
现代法学, 2002, (02) :34-48
[6]   客观真实与内心确信——谈我国诉讼证明的标准 [J].
刘金友 .
政法论坛, 2001, (06) :98-102
[7]   刑事证据制度与认识论——兼与误区论、法律真实论、相对真实论商榷 [J].
陈光中 ;
陈海光 ;
魏晓娜 .
中国法学, 2001, (01) :38-53
[8]   从认识论走向价值论——证据法理论基础的反思与重构 [J].
陈瑞华 .
法学, 2001, (01) :21-28
[9]   略论我国证据制度的理论基础 [J].
卞建林 .
人民检察, 2000, (11) :48-50
[10]   客观真实管见——兼论刑事诉讼证明标准 [J].
樊崇义 .
中国法学, 2000, (01) :11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