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泥浆泵复垦土壤物理特性的时空演化规律

被引:24
作者
陈龙乾
邓喀中
唐宏
刘振田
笪建原
李延明
李荣连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国土资源研究所
[2] 徐州矿务局征地迁建管理处
[3] 徐州矿务局征地迁建管理处 徐州
[4] 徐州
关键词
矿区; 泥浆泵; 复垦土壤; 物理特性; 时空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9 [土壤物理机械性质(土壤力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以徐州矿区为例,对不同时期不同层次泥浆泵复垦土壤进行了监测和分析,揭示了泥浆泵复垦土壤物理特性的时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与正常农田相比,泥浆泵复垦土壤质地表层偏粘性,底层偏砂性;土壤容重表层偏高,底层偏低;土壤团粒结构含量偏低。随着复垦后时间的推移,泥浆泵复垦土壤不断熟化,表现为土壤容重表层不断降低和底层不断增加,以及土壤团粒结构不断增加的演化特征,后者则以0.5-3mm团粒结构的形成速度较快。至复垦后第13年泥浆泵复垦土壤容重和团粒结构基本接近正常农田的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277 / 28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矿区复垦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J].
陈龙乾 ;
邓喀中 ;
徐黎华 ;
唐宏 ;
刘振田 ;
笪建原 ;
李荣连 ;
不详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1999, (05) :38-41
[2]  
我国中亚热带缓丘区红粘土红壤肥力的演化 Ⅰ.物理学肥力的演化[J]. 孙波,张桃林,赵其国.土壤学报. 1999(01)
[3]   矿区废弃地复垦中的土壤学与植物营养学问题 [J].
白中科 ;
吴梅秀 .
煤矿环境保护, 1996, (05) :39-42
[4]   矸石农业复垦的土壤特性及剖面结构分析 [J].
李树志 .
煤矿环境保护, 1996, (04) :25-27
[5]   新垦赤红壤结构特性的演化 [J].
唐淑英 ;
钟继洪 ;
杨兴邦 ;
谭军 .
土壤学报, 1995, (03) :253-265
[6]   安太堡露天煤矿排土场恢复植被和生产力研究 [J].
吴增禄,佟则昂,马志本 .
冶金矿山设计与建设, 1995, (03) :51-55
[7]   在煤矸石复垦工程中绿肥牧草对矸石风化壳生态环境影响初探 [J].
林大仪,王志亚,王镔,贾萍,洪坚平 .
中国土地科学, 1994, (03) :45-48
[8]   红壤性水稻土的形成过程特点及其肥力演变 [J].
邓铁金 ;
樊友安 ;
周任发 .
土壤学报, 1985, (01) :1-12
[9]   赣中丘陵地区红壤的不同结构对某些水分物理性质的影响 [J].
姚贤良 ;
于德芬 .
土壤学报, 1966, (01) :65-72
[10]   赣中丘陵地区紅壤性水稻土的結构状况及其肥力意义 [J].
姚賢良 ;
于德芬 .
土壤学报, 1962, (03) :267-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