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不同氮素营养对水稻的生理效应
被引:29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沈其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水稻;
氮素营养;
基因型;
生理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水稻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 ,氮是作物吸收利用的大量元素之一 ,水稻对氮的吸收利用效率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水稻根的特性分析可知 ,在大田条件下水稻不仅吸收NH+ 4 ,而且吸收相当数量的NO-3 。对在不同氮素营养条件下水稻的生长、氮的吸收动力学、离子吸收、氮同化酶活性和内源激素的研究进行综述 ,探讨了在不同氮营养条件下不同基因型水稻的生理过程 ;并从水稻根际的硝化作用 ,不同NH+ 4 /NO-3 对水稻的生理机制 ,不同氮素形态对旱作水稻水分利用的效率等方面对今后水稻氮营养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3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不同形态氮素比例对水稻苗期水分利用效率及其生物效应的影响[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3) : 49 - 52谈建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沈其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张晓晓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 旱作水稻内源激素变化及其与水稻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关系[J]. 土壤学报, 2002, (02) : 206 - 213范晓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沈其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崔国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徐国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
- [3] 铵离子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吸收硝酸根离子的影响[J].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1, (03) : 192 - 194封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扬州汤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扬州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4] 不同小麦品种(系)吸收利用氮素效率的差异及有关机理研究 Ⅲ.影响利用效率的因素分析[J]. 西北植物学报, 1999, (04) : 598 - 60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继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李振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
- [5] 不同小麦品种(系)吸收利用氮素效率的差异及有关机理研究Ⅱ.影响吸收效率的因素分析[J]. 西北植物学报, 1999, (03) : 393 - 40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继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李振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
- [6] 不同小麦品种吸收利用氮素效率的差异及有关机理研究 Ⅰ.吸收和利用效率对产量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 1999, (02) : 104 - 11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继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李振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7] 水稻对铵态氮和硝态氮吸收特性的研究[J]. 中国水稻科学, 1998, (04) : 249 - 252何文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宁夏农学院农学系!宁夏永宁县李生秀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宁夏农学院农学系!宁夏永宁县李辉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宁夏农学院农学系!宁夏永宁县
- [8] 氮钾供应水平与水稻生育后期对不同形态氮吸收的关系[J]. 中国农业科学 , 1998, (03) : 62 - 65罗安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杨肖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 [9] 不同生育时期氮素供应水平对杂交水稻根系生长及其活力的影响[J]. 作物学报, 1997, (06) : 699 - 706刘宝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农学院稻麦研究室徐家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农学院稻麦研究室王余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农学院稻麦研究室姚友礼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农学院稻麦研究室吕贞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农学院稻麦研究室黄建晔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农学院稻麦研究室蔡建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农学院稻麦研究室
- [10] 杂交稻和常规稻生育后期追施NO3-N和NH4-N的生理效应[J]. 作物学报, 1991, (04) : 43 - 51杨肖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农业大学孙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