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感染与胃癌及癌前病变中p53、bcl-2、c-myc基因表达关系的研究

被引:10
作者
高歌
周长玉
林种玉
侯治富
杨绍娟
机构
[1]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消化科
[2]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中心研究室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肿瘤; 癌前病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5.2 [胃肿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胃粘膜p53、bcl-2、c-myc基因的表达,以探讨Hp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60例胃癌组织、18例异型增生、29例肠上皮化生、35例萎缩性胃炎、29例浅表性胃炎组织中bcl-2、c-myc基因蛋白表达情况,PCR/SSCP测定p53基因第5~8外显子突变,Hp阳性由快速尿素酶法和HE染色确定。结果:胃癌组Hp阳性41例,阴性19例。在胃癌组织中p53、bcl-2、c-myc基因阳性表达分别为38例(63.3%)、38例(63.3%)、18例(30.0%)。p53、c-myc基因在胃癌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异型增生(P<0.05)。bcl-2在异型增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肠上皮化生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p53、bcl-2、c-myc基因表达与胃癌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无显著性关系(P>0.05),但bcl-2与胃癌类型、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每一种病变类型Hp阳性组p53、bcl-2、c-myc基因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Hp阴性组,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p感染者具有更多肿瘤生物学行为,可以引起抑癌基因p53第5~8外显子突变,癌基因c-myc、凋亡调节基因bcl-2表达增加,Hp可能为促癌剂,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病变基因表达和细胞生物学行为
    郜恒骏
    白剑峰
    彭延申
    孙谷
    赵翰林
    缪锟
    吕秀珍
    赵志泉
    萧树东
    [J]. 中华消化杂志, 2001, (01) : 14 - 17
  • [2] 胃癌、癌旁组织中抑癌基因和凋亡调节基因表达及其内在关系
    郜恒骏
    白剑峰
    彭延申
    孙谷
    赵翰林
    吕秀珍
    赵志泉
    萧树东
    [J]. 中华消化杂志, 2000, (03) : 30 - 33
  • [3] 胃癌病变术前超声内镜检查分期与p53基因突变的关系[J]. 郭文,张亚历,周殿元,张万岱.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1999(12)
  • [4] 胃癌癌旁组织中p53、p16和bcl-2蛋白表达及其关系的探讨
    郜恒骏
    白剑峰
    彭延申
    朱红音
    孙谷
    赵翰林
    吕秀珍
    赵志泉
    萧树东
    [J]. 胃肠病学, 1999, (02) : 78 - 80
  • [5] p53基因点突变与胃癌细胞恶性程度及临床预后的关系
    吕有勇,李诤,孙梅,高崇峰,崔建涛,李文梅,张青云,谢山海,李吉友,邓国仁
    [J]. 中华医学杂志, 1995, (11) : 679 - 682+710-711+716
  • [6] Expression of bcl-2 in autoimmune and Helicobacter pylori-associated atrophic gastritis
    Maor-Kendler, Y
    Gabay, G
    Bernheim, J
    Naftali, T
    Lesin, IU
    Leichtman, G
    Pomeranz, I
    Novis, B
    [J]. DIGESTIVE DISEASES AND SCIENCES, 1999, 44 (04) : 680 - 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