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舍索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被引:34
作者
赵元艺 [1 ]
崔玉斌 [2 ]
吕立娜 [1 ]
石登华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矿产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大学
[3] 西藏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LA-ICP-MS锆石U-Pb定年; 构造环境; 物质来源; 舍索铜多金属矿床; 西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舍索矿床位于西藏申扎县北部,属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中段,为小型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岩矿鉴定基础上开展了锆石LA-ICP-MSU-Pb法测年、主量与微量元素测试、H-O、C、S和Pb同位素、流体包裹体拉曼光谱、包裹体温度与盐度分析。矿区成矿岩体花岗闪长岩年龄为116Ma,A/CNK值在1·0附近,A/NK值在1·62~1·88之间,为准铝质与过铝质的过渡类型。微量元素蛛网图中,富集大离子不相容元素Rb、Th、Pb、Ti,贫Nb。稀土配分模式属于右倾型,重稀土部分的曲线形态平缓,∑REE=89·89×10-6~97·92×10-6,∑LREE/∑HREE=7·47~9·31,δEu=0·75~0·89,具有不明显的负Eu异常。矿床形成于班公湖-怒江洋向南(即冈底斯地块)俯冲碰撞闭合之前的岛弧环境。石英包裹体流体主要为岩浆水。方解石的δ13CV-PDB(‰)=-3·6-2·0;δ34SV-CDT(‰)=-10·3~2·7,以负值为主,出现-8·5‰与-3·5‰两个峰值,辉钼矿的δ34S出现较大的负值。花岗闪长岩的锶钕同位素显示其源区为幔源,在上升过程中受到下地壳物质的影响。包裹体均为气液两相包裹体,气相成分主要为CO2,有少量的N2与CH4。气液比(%)为5~45,大小为3×6~33×20μm。测试的均一温度范围为130~290℃,主要介于180~260℃,盐度主要介于3%6%NaCleqv和10%18%NaCleqv,总体显示为低温低盐度特点。成矿物质由岩浆与地层共同提供。
引用
收藏
页码:2132 / 214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与邻区铟矿化带的发现及意义 [J].
赵元艺 ;
刘妍 ;
崔玉斌 ;
吕立娜 ;
宋亮 ;
曲晓明 .
地质论评, 2010, 56 (04) :568-578
[2]   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及邻区铋矿化带的发现与意义 [J].
赵元艺 ;
刘妍 ;
王瑞江 ;
崔玉斌 ;
宋亮 ;
吕立娜 ;
曲晓明 .
地球学报, 2010, 31 (02) :183-193
[3]   藏西班公湖斑岩铜矿带成矿斑岩地球化学及Pb、Sr、Nd同位素特征 [J].
辛洪波 ;
曲晓明 ;
王瑞江 ;
刘鸿飞 ;
赵元艺 ;
黄玮 .
矿床地质, 2009, 28 (06) :785-792
[4]   西藏申扎县舍索铜多金属矿床辉钼矿Re-Os年代学及地质意义 [J].
赵元艺 ;
宋亮 ;
樊兴涛 ;
石登华 ;
张天平 ;
陈红旗 ;
屈文俊 .
地质学报, 2009, 83 (08) :1150-1158
[5]   碰撞造山带斑岩型矿床的深部约束机制 [J].
罗照华 ;
卢欣祥 ;
陈必河 ;
黄凡 ;
杨宗锋 ;
王秉璋 .
岩石学报, 2008, 24 (03) :447-456
[6]   班公湖带多不杂富金斑岩铜矿床斑岩-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时代:对成矿构造背景的制约 [J].
李金祥 ;
李光明 ;
秦克章 ;
肖波 .
岩石学报, 2008, 24 (03) :531-543
[7]   西藏日土地区弗野玢岩铁矿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J].
冯国胜 ;
陈振华 ;
廖六根 ;
肖业斌 .
地质通报, 2007, (08) :1041-1047
[8]   初论西藏过铝花岗岩 [J].
廖忠礼 ;
莫宣学 ;
潘桂棠 ;
朱弟成 ;
王立全 ;
赵志丹 ;
江新胜 .
地质通报, 2006, (07) :812-821
[9]   藏西班公湖斑岩铜矿带的形成时代与成矿构造环境 [J].
曲晓明 ;
辛洪波 .
地质通报, 2006, (07) :792-799
[10]   西藏西部日土县材玛铁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J].
冯国胜 ;
廖六根 ;
陈振华 ;
肖志坚 .
地质通报, 2006, (Z1) :26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