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兜铃内酰胺I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作用

被引:37
作者
李彪
李晓玫
张翠英
王璇
蔡少青
机构
[1]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北京大学药学院,北京大学药学院,北京大学药学院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马兜铃内酰胺I; 马兜铃酸I; 肾小管上皮细胞; 细胞凋亡; 纤维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了解马兜铃内酰胺I(AL I)是否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方法 :以体外细胞培养的人类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 (HK 2 )为研究对象 ,以马兜铃酸I(AA I)为阳性对照 ,采用LDH释放试验检测AL I的直接细胞损伤作用 ;用相差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DNA含量以及细胞膜磷脂酰丝氨酸 (PS)表达水平 ,以了解细胞凋亡情况 ;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外基质成分纤连蛋白 (FN)以及促纤维化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的分泌水平。 结果 :AL I(2 .5~ 2 0mg·L- 1)具有浓度依赖的直接细胞损伤作用 ;细胞形态、DNA含量及PS表达水平分析表明 ,AL I在上述浓度范围内能够导致HK 2细胞凋亡 ,并能够导致HK 2细胞分泌TGFβ1及FN。与AA I的作用进行比较发现 :在相同浓度情况下 ,AL I的直接细胞毒作用强于AA I,但其导致细胞凋亡、TGFβ1及FN分泌的能力弱于AA I。结论 :马兜铃酸的代谢产物AL I能够造成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 ,作用与AA I相似。尽管其致损伤作用较AA I弱 ,但仍有可能是含马兜铃酸中药导致肾脏损伤及其纤维化过程的毒性成分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关木通相关肾小管间质肾病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
    杨莉
    李晓玫
    王海燕
    [J].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03, (04) : 19 - 24
  • [2] 关木通与抗生素致急性肾小管坏死细胞生物学特征的比较研究
    杨莉
    李晓玫
    王海燕
    [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 (05) : 329 - 334
  • [3] 慢性马兜铃酸肾病患者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研究
    陈文
    谌贻璞
    张晶
    程虹
    董葆
    邹万忠
    不详
    [J]. 中华肾脏病杂志 , 2003, (01) : 10 - 13
  • [4] 木通所致肾小管间质肾病及其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李晓玫
    杨莉
    于洋
    郑法雷
    邹万忠
    陈香美
    范敏华
    王素霞
    王海燕
    [J]. 中华内科杂志, 2001, (10) : 36 - 42+78
  • [5] 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意义
    郑法雷
    张晓明
    黄庆元
    李艳
    段林
    [J]. 中华医学杂志, 2001, (18) : 10 - 15
  • [6] 马兜铃酸肾病的临床与病理表现
    陈文
    谌贻璞
    李安
    程虹
    董葆
    邹万忠
    赵世萍
    付桂香
    [J]. 中华医学杂志, 2001, (18) : 16 - 20
  • [7] 马兜铃酸I诱导的LLC-PK1细胞凋亡及其意义
    高瑞通
    郑法雷
    刘彦信
    郑德先
    李雪梅
    薄玉红
    刘音
    [J]. 中华肾脏病杂志, 1999, (03) : 29 - 32
  • [8] 木通所致大鼠急性肾损伤的实验观察
    裘奇
    刘志红
    陈惠萍
    杨俊伟
    曾彩虹
    黎磊石
    [J].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1999, (01) : 15 - 18+98
  • [9] 中药马兜铃引起的大鼠非坏死性急性肾小管损伤和细胞凋亡初步研究
    薄玉红
    毕增祺
    何祖根
    郑法雷
    闫彩香
    [J]. 中华肾脏病杂志, 1997, (05)
  • [10] 关于马兜铃酸类成分的毒性反应
    曾美怡,李敏民,赵秀文
    [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1995, (02) : 48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