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海灾害地质类型及声学反射特征

被引:27
作者
李西双
刘保华
郑彦鹏
李三忠
王揆洋
机构
[1] 青岛海洋大学
[2]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黄、东海; 灾害地质类型; 声学反射特征; 声学剖面;
D O I
10.16441/j.cnki.hdxb.2002.01.018
中图分类号
P694 [灾害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高分辨率声学剖面资料是识别海洋灾害地质现象的有效手段。该文利用国家“12 6”专项调查在黄东海海域获得的各种声学剖面及历史资料 ,在黄东海海底及浅层识别出多种灾害地质类型 ,如潮成沙脊、沙波、古河道、断层、浅层气等。根据对它们的声学特征及成因机制的分析 ,作者认为 :潮流是黄东海海底表层灾害地质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 ;而浅层灾害地质因素以古河道、断层、浅层气等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南海南部活动断裂与灾害性地质初步研究 [J].
詹文欢 ;
刘以宣 ;
钟建强 ;
陆成斌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5, (03) :1-9
[12]   加强海洋灾害地质学研究,减少海洋工程灾害 [J].
黄庆福 ;
阎军 ;
林国军 ;
董太禄 ;
江荣华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3, (04) :99-103
[13]   浅层地震声学剖面的声地层学解释 [J].
潘国富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1, (01) :93-104
[14]  
南海北部大陆架的古河道及其工程地质评价.[J].寇养琦.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0, 01
[15]   黄、东海地理环境与环流系统分析——长江口及济州岛邻近海域综合调查研究报告(第二章) [J].
苏育嵩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1989, (S1) :145-158
[16]   台湾暖流区底层流观测附视频 [J].
翁学传 ;
张以恳 ;
王从敏 .
海洋科学, 1987, (01) :13-18
[17]   我国东部海区海底不稳定因素及其对海洋工程建筑的影响 [J].
孙家淞 ;
冯栋志 ;
丁培民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5, (04) :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