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增温对东北稻田生态系统作物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17
作者
张佳华 [1 ,2 ]
张健南 [3 ]
姚凤梅 [4 ]
门艳忠 [5 ]
高西宁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3] 沈阳农业大学
[4] 中国科学院大学
[5] 黑龙江科技学院
关键词
开放式增温系统; 东北地区; 稻田生态系统; 水稻; 作物生长与产量;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3.0041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全球变暖在高纬度和气候凉爽地区更为明显,并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为了明确未来气候背景下作物的适应趋势,在中国东北哈尔滨地区设立红外增温模拟试验站,利用开放式增温系统(FATI)对东北水稻进行2个温度梯度的模拟增温试验。结果表明:增温情况下,东北水稻生长和发育加快、始穗期提前,但收获期延后;分蘖数增加,单分蘖产量下降;植株高度增加,乳熟期后植株出现倾到;叶面积增加,单叶叶长扩展;与对照比较,2种增温梯度下产量差异不同,W1(每组1根红外灯管)增温产量增加,W2(每组2根红外灯管)增温模式下产量略有下降(未到达显著);地上有机物分配及穗粒结构较对照存在差异,节宽减小,壁厚减小,千粒重减少,籽粒含水量增加;叶绿素增加、单叶净光合速率增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Progress in monitoring high-temperature damage to rice through satellite and ground-based optical remote sensing[J]. ZHANG JiaHua1,2*, YAO FengMei3, LI BingBai4, YAN Hao5, HOU YingYu5, CHENG GaoFeng2,4 & Vijendra BOKEN61 Center for Earth Observation and Digital Eart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94, China;2 Laboratory for Remote Sensing and Climate Information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3 College of Earth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2]   开放式昼夜不同增温对单季稻影响的试验研究 [J].
董文军 ;
邓艾兴 ;
张彬 ;
田云录 ;
陈金 ;
杨飞 ;
张卫建 .
生态学报, 2011, 31 (08) :2169-2177
[3]   非对称性增温对水稻品种南粳44米质及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J].
董文军 ;
田云录 ;
张彬 ;
陈金 ;
张卫建 .
作物学报, 2011, 37 (05) :832-841
[4]  
开放式增温下非对称性增温对冬小麦生长特征及产量构成的影响[J]. 田云录,陈金,邓艾兴,郑建初,张卫建.应用生态学报. 2011(03)
[5]   Uncertainties in assessing the effect of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e using model simulation and uncertainty processing methods [J].
Yao FengMei ;
Qin PengCheng ;
Zhang JiaHua ;
Lin ErDa ;
Boken, Vijendra .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1, 56 (08) :729-737
[6]   麦田开放式昼夜不同增温系统的设计及增温效果 [J].
田云录 ;
郑建初 ;
张彬 ;
陈金 ;
董文军 ;
杨飞 ;
张卫建 .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 (18) :3724-3731
[7]   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孕穗开花期高温发生规律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J].
江敏 ;
金之庆 ;
石春林 ;
葛道阔 ;
朱大威 .
生态学杂志, 2010, 29 (04) :649-656
[8]   农田开放式夜间增温系统的设计及其在稻麦上的试验效果 [J].
张彬 ;
郑建初 ;
田云录 ;
董文军 ;
陈金 ;
杨飞 ;
张卫建 .
作物学报, 2010, 36 (04) :620-628
[9]   水温调控对寒地水稻产量影响的研究 [J].
佟立杰 .
北方水稻, 2010, 40 (02) :37-39
[10]   增加土壤温度对高海拔生态区水稻分蘖成穗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J].
李景蕻 ;
李刚华 ;
杨从党 ;
王绍华 ;
刘正辉 ;
王强盛 ;
丁艳锋 .
中国水稻科学, 2010, 24 (01) :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