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平原碟形洼地沉积物记录的距今8000年以来植被、气候与地貌演变

被引:16
作者
赵宝成 [1 ]
王张华 [1 ]
陈中原 [1 ]
吴国瑄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
[2]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太湖流域; 孢粉; 古气候; 水域变化; 地貌演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1 [普通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利用DGY孔沉积物的岩性、粒度及孢粉分析资料,探讨了太湖平原碟形洼地沉积物记录的8000年以来植被演化、气候波动,流域地貌环境的演变及其对海平面波动的响应。孢粉记录表明:本区距今8000~5000年木本植被由以落叶阔叶乔木和针叶乔木为主变为落叶阔叶乔木和常绿阔叶乔木为主,气候由温和略干转为暖热湿润;距今5000~4000年森林退缩,气候温和偏干;距今4000年左右出现低温事件;距今4000~3,000年木本植被以常绿阔叶乔木为主,气候温暖湿润;距今3000年以来木本植被主要为常绿阔叶乔木、落叶阔叶乔木和针叶乔木,气候总体温暖湿润,有波动变凉干趋势。岩性、粒度及孢粉记录综合显示本区距今8000~5000年发育潟湖相泥质粉砂,反映流域环境开放、与海连通;距今5000~4000年发育淡水沼泽,未受海水作用,反映水域缩小、流域环境封闭;距今4000~3000年水域扩大,并出现海水倒灌,反映内低外高的碟形洼地已经形成;距今3000年以来,发育湖沼平原,发生数次海水倒灌,反映碟形洼地地貌的进一步发育。
引用
收藏
页码:321 / 33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上海东部地区全新世孢粉组合及古植被和古气候 [J].
张玉兰 .
古地理学报, 2006, (01) :35-41
[2]   淀山湖地区晚第四纪孢粉及古环境研究 [J].
张玉兰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245-250
[3]   中国西南地区中-晚全新世降温事件的石笋记录 [J].
张美良 ;
涂林玲 ;
林玉石 ;
覃嘉铭 ;
王华 ;
冯玉梅 ;
杨琰 ;
朱晓燕 .
中国岩溶, 2004, (04) :27-33
[4]   长江口地区近7000a来的植被、气候演变研究 [J].
张玉兰 ;
贾丽 ;
吕炳全 .
海洋通报, 2004, (03) :27-34
[5]   4000aB.P.前后降温事件与中华文明的诞生 [J].
吴文祥 ;
刘东生 .
第四纪研究, 2001, (05) :443-451
[6]   末次盛冰期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沉积相和古地理 [J].
李从先 ;
陈庆强 ;
范代读 ;
张家强 ;
杨守业 .
古地理学报, 1999, (04) :12-25
[7]   杭州湾沿岸平原晚第四纪沉积特征和沉积过程 [J].
林春明 ;
黄志城 ;
朱嗣昭 ;
李从先 ;
蒋维三 .
地质学报, 1999, (02) :120-130
[8]   降温事件:4.3kaBP岱海老虎山文化中断的可能原因 [J].
方修琦 ;
孙宁 .
人文地理, 1998, (01) :75-80
[9]   太湖地区环境考古 [J].
陈中原 ;
洪雪晴 ;
李山 ;
王露 ;
史晓明 .
地理学报, 1997, (02) :37-43
[10]   东太湖全新世水下河道沉积特征及环境演变 [J].
汪永进,王建,刘金陵 .
古生物学报, 1996, (02) :224-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