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农业和农村有机废弃物生物质碳产业化

被引:53
作者
潘根兴 [1 ]
林振衡 [2 ]
李恋卿 [1 ]
张阿凤 [1 ]
郑金伟 [1 ]
张旭辉 [1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农业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
[2] 河南商丘三利新能源公司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生物质碳; 碳化工程技术; 废弃物资源化; 农村能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1 [农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摘要
我国农田秸秆和生活垃圾等农业和农村有机废弃物面广量大,其资源化处理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开发高效低耗有机废弃物生物质碳工程转化产业化技术,以新型碳质产品就近回田回村实现农业循环,而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可能是农业和农村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并促进农业固碳减排的最佳解决方案。新近已经开发出不同规格和型号的中小型生物质转化工程装备,可供在农村/集镇就地集中处理秸秆、生活垃圾,并形成可燃气、生物黑炭等原产品和生物有机肥、炭基新型肥料和调理剂等产业链产品。在农村示范建设的生物质碳化厂,可以提供农村生活能源,产出商品有机肥和炭基肥料、调理剂等,实现低投资、低能耗(生产本身不耗能)、多产品和直接服务于当地农业增产增汇增收、新农村能源建设的新型产业化,为我国低碳农业和循环农业以及国际农业减排技术竞争提供根本的技术支撑。同时,有望形成转化装备、转化产品和农村经营模式的一体化技术体系,向发展中国家输出。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农业废弃物生物黑炭转化还田作为低碳农业途径的探讨
    潘根兴
    张阿凤
    邹建文
    李恋卿
    张旭辉
    郑金伟
    [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0, 26 (04) : 394 - 400
  • [2] 洞庭湖地区长期施肥条件下双季稻田生态系统净碳汇效应及收益评估
    彭华
    纪雄辉
    刘昭兵
    石丽红
    田发祥
    李洪顺
    [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8 (12) : 2526 - 2532
  • [3] 浙江省畜禽养殖废弃物区域特征及循环利用对策
    何尧军
    周珊
    杨小丰
    [J]. 湖北农业科学, 2009, 48 (08) : 2039 - 2041+2048
  • [4] 太湖地区长期施肥条件下水稻-油菜轮作生态系统净碳汇效应及收益评估[J]. 李洁静,潘根兴,张旭辉,费庆华,李志鹏,周萍,郑聚锋,邱多生.应用生态学报. 2009(07)
  • [6] 中国农田施用化学氮肥的固碳潜力及其有效性评价
    逯非
    王效科
    韩冰
    欧阳志云
    段晓男
    郑华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10) : 2239 - 2250
  • [7] 中国土壤有机碳库及其演变与应对气候变化
    潘根兴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05) : 282 - 289
  • [8] 中国畜禽粪便产生量估算及环境效应
    王方浩
    马文奇
    窦争霞
    马林
    刘小利
    许俊香
    张福锁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6, (05) : 614 - 617
  • [9] 我国有机肥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
    黄鸿翔
    李书田
    李向林
    姚杰
    曹卫东
    王敏
    刘荣乐
    [J]. 土壤肥料, 2006, (01) : 3 - 8
  • [10] 我国农田土壤碳库演变研究:全球变化和国家粮食安全
    潘根兴
    赵其国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4) : 384 - 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