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江北砾岩磁化率变化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3
作者
夏凯生
谢世友
何多兴
机构
[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14C; 胶结年代; 填隙物; 磁化率; 古环境; 江北砾岩;
D O I
10.16232/j.cnki.1001-4179.2007.02.043
中图分类号
P588.2 [沉积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江北砾岩是河流砾石层在地表经胶结形成的沉积岩,长期以来地学界对其成因未有定论。本研究采用14C法对江津油溪剖面江北砾岩胶结年代进行测定以及填隙物的磁化率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下部松散砾石层磁化率较高,而上部胶结砾岩层则相反。研究结果表明,江北砾岩的胶结年代为距今2.43~1.34万a;晚更新世晚期末次冰期的干冷气候可能是江北砾岩胶结成岩的主要原因,但经历几次短暂的暖湿气候期。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2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河北任丘剖面河湖相沉积及全新世水文气候事件 [J].
崔建新 ;
周尚哲 ;
韩海涛 ;
王杰 ;
许刘兵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5, (04) :111-117
[2]   江北砾岩的成岩时代及其环境条件研究——以重庆北碚附中剖面为例 [J].
何多兴 ;
谢世友 ;
沈立成 ;
李元庆 ;
邹小红 .
中国岩溶, 2005, (03) :175-180
[3]   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长江上游古洪水记录 [J].
葛兆帅 ;
杨达源 ;
李徐生 ;
任朝霞 .
第四纪研究, 2004, (05) :555-560
[4]  
末次冰期东亚季风气候的变迁:贵州都匀七星洞石笋的δ18O记录[J]. 覃嘉铭,林玉石,张美良,王华,冯玉梅,涂林玲.中国岩溶. 2003(03)
[5]  
40~30ka B.P.中国暖湿气候和海侵的特征与成因探讨[J]. 施雅风,于革.第四纪研究. 2003(01)
[6]   两个冰期-间冰期旋回的黄土记录及其古气候意义 [J].
熊尚发 ;
刘东生 ;
丁仲礼 .
地理科学, 2002, (01) :18-23
[7]   40-30kaBP青藏高原及邻区高温大降水事件的特征、影响及原因探讨 [J].
施雅风 ;
贾玉连 ;
于革 ;
杨达源 ;
范云崎 ;
李世杰 ;
王云飞 .
湖泊科学, 2002, (01) :1-11
[8]   长江三峡大宁河流域3000年来的沉积环境和风尘堆积 [J].
张芸 ;
朱诚 ;
张强 ;
郑若葵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1, (04) :83-88
[9]   重庆巫山张家湾遗址2000年来的环境考古 [J].
张强 ;
朱诚 ;
姜逢清 ;
刘兴林 ;
郭立新 .
地理学报, 2001, (03) :353-362
[10]   江苏龙虬庄新石器遗址环境考古研究 [J].
朱诚 ;
赵宁曦 ;
张强 ;
张芸 ;
张敏 ;
吴建民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3) :286-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