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次冰消期以来东海内陆架沉积物磁化率的环境意义

被引:7
作者
徐方建 [1 ,2 ,3 ]
李安春 [2 ]
李铁刚 [2 ]
孟庆勇 [2 ]
陈世悦 [1 ]
林承焰 [1 ,3 ]
操应长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石油大学油藏地质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东海内陆架; 末次冰消期; 磁化率; 沉积环境; 成岩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8.3 [海洋磁场];
学科分类号
0708 ;
摘要
对末次冰消期以来东海内陆架沉积物磁化率的影响因素及其蕴含的古环境信息进行了探讨。对位于浙闽沿岸泥质沉积中心附近的EC2005孔沉积物磁化率、岩性、粒度、常量元素、矿物以及AMS14C测年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EC2005孔沉积物磁化率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不同层位的主要控制因素不同,60.20~28.06 m层主要受岩性控制,28.06~8.40 m层主要受早期成岩还原作用的影响,8.40 m以上层位可能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岩心底部60.20~41.00 m层磁化率的逐渐降低对应气候暖湿化、湖泊逐渐扩张的过程,这与以往磁化率高值对应于暖湿气候条件的观点不符,说明由于研究区不同,其蕴含的信息也会有所不同;对不同研究区磁化率作为气候代用指标进行应用时要慎重,应该对其指示意义进行深入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1]  
简明中国移民史.[M].葛剑雄等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12]  
东海地质.[M].秦蕴珊;赵一阳等 主编.科学出版社.1987,
[13]  
Sedimentary features of the Yangtze River-derived along-shelf clinoform deposit in the East China Sea.[J].J.P. Liu;A.C. Li;K.H. Xu;D.M. Velozzi;Z.S. Yang;J.D. Milliman;D.J. DeMaster.Continental Shelf Research.2006, 17
[14]   Stratigraphical and palynological appraisal of the Late Quaternary mangrove deposits of the west coast of India [J].
Kumaran, KPN ;
Nair, KM ;
Shindikar, M ;
Limaye, RB ;
Padmalal, D .
QUATERNARY RESEARCH, 2005, 64 (03) :418-431
[15]  
Sedimentary facies and Holocene progradation rates of the Changjiang (Yangtze) delta; China.[J].Kazuaki Hori;Yoshiki Saito;Quanhong Zhao;Xinrong Cheng;Pinxian Wang;Yoshio Sato;Congxian Li.Geomorphology.2001, 2
[16]   南黄海东南部冰后期泥质沉积物中磁性矿物的成岩变化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J].
刘健 ;
朱日祥 ;
李绍全 ;
Jeong-Hae Chang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6) :583-592
[17]   南黄海海底沉积物的磁化率特征 [J].
葛淑兰 ;
石学法 ;
韩贻兵 .
科学通报, 2001, (S1) :34-38
[18]   小冰期弱化学风化的湖泊沉积记录 [J].
金章东 ;
王苏民 ;
沈吉 ;
张恩楼 ;
季峻峰 ;
李福春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3) :221-225
[19]   磁化率与粒度、矿物的关系及其古环境意义 [J].
王建 ;
刘泽纯 ;
姜文英 ;
董龄祥 ;
朱明哲 ;
高丰 .
地理学报, 1996, (02) :155-163
[20]   中国全新世大暖期的气候波动与重要事件 [J].
施雅风 ;
孔昭宸 ;
王苏民 ;
唐领余 ;
王富葆 ;
姚檀栋 ;
赵希涛 ;
张丕远 ;
施少华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2, (12) :130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