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PCR-DGGE技术研究处理农田退水组合人工湿地微生物群落特征

被引:6
作者
吴文卫 [1 ,2 ]
刘昂 [1 ]
谷照虎 [1 ]
徐慧妮 [1 ]
赵磊 [2 ]
陈宣钦 [1 ]
陈丽梅 [1 ]
李昆志 [1 ]
机构
[1] 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工程与技术研究中心
[2] 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微生物多样性;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 农田退水; 美人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12 [农副业]; X172 [环境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种植美人蕉和旱伞竹的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MIL)系统的基质(分子筛、陶粒和碎石)及表流人工湿地的基质土壤为材料,采用PCR-DGGE技术研究处理农田退水的湿地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及其优势菌群.结果显示,MIL系统上行池中种植美人蕉、旱伞竹和不种植物对照3个处理的表层水样和上层碎石基质以及表流人工湿地3个处理的基质土样的可操作分类单元OTU(Operation Taxonomy Unit)数目都比较多(12-14),说明其微生物种类较多,微生物多样性较高,其优势种群主要为Uncultured Xylella sp.、Uncultred bacterium以及Uncultured Tolumones sp.和Acidovorax;MIL系统上行池下层的陶粒和分子筛基质的OTU数目以对照和种植旱伞竹的较高(6-11),而种植美人蕉处理最少(4-5),呈现微生物种类少、微生物多样性较低的特点,其优势种群主要有Uncultured Xylella sp.、Uncutured soil bacterium和Uncultured Sphingomon adacsas.这些结果表明垂直复合湿地系统选择种植美人蕉能提高其下层基质还原性,降低细菌多样性,有利于硝态氮的还原去除.
引用
收藏
页码:978 / 98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湿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研究进展 [J].
刘银银 ;
李峰 ;
孙庆业 ;
谢永宏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3, 19 (03) :547-552
[2]   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作用及PCR-DGGE技术的应用 [J].
朱砺之 ;
黄娟 ;
傅大放 ;
李稹 ;
沈恬宇 .
安全与环境工程 , 2012, (02) :26-30
[3]   PCR-DGGE技术解析针叶和阔叶凋落物混合分解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J].
陈法霖 ;
张凯 ;
郑华 ;
林学强 ;
欧阳志云 ;
屠乃美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1, (02) :145-151
[4]   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多样性研究方法 [J].
刘开朗 ;
王加启 ;
卜登攀 ;
李旦 ;
于萍 ;
赵圣国 .
生态学报, 2010, 30 (04) :1074-1080
[5]   用DGGE技术分析污水人工快速渗滤系统中微生物种群分布 [J].
姜昕 ;
马鸣超 ;
李俊 ;
李力 ;
钟佐燊 .
微生物学通报, 2007, (06) :1179-1183
[6]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PCR-DGGE分析 [J].
黄德锋 ;
李田 ;
陆斌 .
环境科学研究, 2007, (06) :137-141
[7]   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生物陶粒硝化反应器中微生物群落动态 [J].
苏俊峰 ;
马放 ;
王弘宇 ;
侯宁 ;
高珊珊 ;
王强 .
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3) :386-390
[8]   湿地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去除效应 [J].
姜翠玲 ;
崔广柏 .
农业环境保护, 2002, (05) :471-473+476
[9]   Bacterial community dynamics in horizont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s with different plants for high salinity industrial wastewater polishing [J].
Calheiros, C. S. C. ;
Teixeira, A. ;
Pires, C. ;
Franco, A. R. ;
Duque, A. F. ;
Crispim, L. F. C. ;
Moura, S. C. ;
Castro, P. M. L. .
WATER RESEARCH, 2010, 44 (17) :5032-5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