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经济下破坏性技术创业及其合法性演化研究——MX公司纵向案例分析

被引:6
作者
王志玮
叶凌峰
吴清
吴炳德
机构
[1]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破坏性技术创业; 合法性; 合法性获取; 转型经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2 [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采用单案例纵向研究的方法,考察了MX公司24年破坏性技术创业过程及其不同成长阶段的合法性要求以及获取途径,并构建了破坏性技术创业合法化的理论模型。结果发现:中国情境下的破坏性技术创业注重技术与市场的匹配,并通过后续的渐进改善实现对主流市场的颠覆,其成长路径经历了"非主流市场→技术积累→主流市场"的过程。此外,破坏性技术创业在构思阶段、商业化阶段和成长阶段等3个不同时期中,合法性要求及其获取途径皆存在动态差异性。合法性要求从规范合法性演变为认知合法性,最后演变成规制合法性。相应地,破坏性技术创业企业可以依次通过采取选择环境、控制环境和依从环境的策略来获取相应的合法性,从而获得成长所需的资源。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14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行业变革背景下先发企业合法性的获取机制——基于扎根理论的国家电网公司案例 [J].
徐鹏 ;
徐向艺 ;
苏建军 .
经济管理, 2017, 39 (11) :39-53
[2]   创业团队异质性、认知合法性与资源获取关系研究 [J].
赵文红 ;
薛朝阳 .
管理学报, 2017, 14 (04) :537-544
[3]   后发企业破坏性创新时机选择 [J].
臧树伟 ;
胡左浩 .
科学学研究, 2017, 35 (03) :438-446+479
[4]   贫困地区新创企业创业者关系网络对其组织合法性的影响机制研究 [J].
田宇 ;
杨艳玲 .
管理学报, 2017, 14 (02) :176-184
[5]   跨国企业的合法性门槛:制度距离的视角 [J].
李雪灵 ;
万妮娜 .
管理世界, 2016, (05) :184-185
[6]   基于破坏性创新的后发企业竞争优势构建路径分析 [J].
李平 ;
臧树伟 .
科学学研究, 2015, 33 (02) :295-303
[7]   破坏性创新与在位企业战略反应——基于合法性视角的解释模型 [J].
宋铁波 ;
沈征宇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4, 35 (05) :82-90
[8]   组织合法性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J].
陈怀超 ;
陈安 ;
范建红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4, (04) :87-96
[9]   中国情境下的创业研究:回顾与展望 [J].
蔡莉 ;
单标安 .
管理世界, 2013, (12) :160-169
[10]   转型经济中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演化路径及驱动因素分析——海尔集团1984~2013年的纵向案例研究 [J].
许庆瑞 ;
吴志岩 ;
陈力田 .
管理世界, 2013, (04) :121-134+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