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坝遗址剖面磁化率异常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被引:30
作者
史威 [1 ]
朱诚 [1 ]
徐伟峰 [1 ]
关勇 [1 ]
孙智彬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海洋与地理科学学院
[2]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关键词
重庆忠县; 中坝遗址; 质量磁化率; 堆积物来源; 人类活动; 洪水扰动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78 [遗址];
学科分类号
060107 ;
摘要
结合古器物推定及14C测定年代、人类遗存遗迹和堆积物自然属性特征,重庆中坝考古遗址多剖面地层高分辨率采样的质量磁化率(SI)综合对比研究表明:磁化率分布表现异常,在很大程度上已掩盖了气候变化、成土作用等因素对地层磁化率分布的贡献,反映遗址堆积物曾受到人类长期异常强烈的改造。堆积物来源主要以文化器物碎片、人为带入的自然碎屑物和频繁的洪水沉积物为主。碎陶片集中(尤其红陶)的文化层表现为高磁化率值,其中多次异常高值的出现可能与此时高强度用火、大规模燃烧等事件致使土层磁性矿物增加有关;而"洪水扰动层"则表现为低磁化率值。进一步分析曲线还可发现,中坝地区新石器末至唐代是人类活动的活跃期,宋以后人类活动有逐渐减弱的趋势,其中新石器时代末、夏商中期、西周早中期、春秋时期、战国中晚期、六朝时期及唐代为活跃期中的旺盛阶段。新石器晚期、夏商早期、西周早期、春秋晚期、战国早期、宋代、明清和现代地层中洪水扰动明显,推断为洪水频发时代或此间曾出现过特大洪水。
引用
收藏
页码:257 / 26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长江三峡库区中坝遗址地层古洪水沉积判别研究 [J].
朱诚 ;
郑朝贵 ;
马春梅 ;
孙智彬 ;
朱光耀 ;
王慧麟 ;
高华中 ;
王朋岭 ;
黄润 .
科学通报, 2005, (20) :58-68
[2]   三峡库区中坝遗址考古地层土壤有机碳的分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J].
高华中 ;
朱诚 ;
孙智彬 .
土壤学报, 2005, (03) :518-522
[3]   江苏海安青墩地区新石器时代环境考古 [J].
张强 ;
朱诚 ;
姜彤 ;
张之恒 .
地理研究, 2004, (04) :513-520
[4]   三峡中坝遗址剖面中汞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影响因素分析 [J].
黄润 ;
朱诚 ;
孙智彬 ;
郑朝贵 ;
马春梅 .
地球与环境, 2004, (02) :44-48
[5]   长江三峡大宁河流域的沉积环境与古洪水研究 [J].
张芸 ;
朱诚 ;
张强 ;
张之恒 .
中国历史文物, 2004, (02) :83-88
[6]   中坝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初论 [J].
孙智彬 .
四川文物, 2003, (03) :32-40
[7]   忠县中坝遗址的性质——盐业生产的思考与探索 [J].
孙智彬 .
盐业史研究, 2003, (01) :25-30
[8]   长江三峡大宁河流域3000年来的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 [J].
张芸 ;
朱诚 ;
于世永 .
地理科学, 2001, (03) :267-271
[9]   重庆巫山张家湾遗址2000年来的环境考古 [J].
张强 ;
朱诚 ;
姜逢清 ;
刘兴林 ;
郭立新 .
地理学报, 2001, (03) :353-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