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型p53基因对肝癌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相关机制

被引:19
作者
盖晓东 [1 ]
李国利 [2 ]
黄京子 [1 ]
徐鸿洁 [1 ]
王丹 [1 ]
机构
[1] 北华大学医学院病理解剖教研室
[2] 扬州大学医学院病理解剖教研室
关键词
肝肿瘤; Bel-7402细胞; p53基因; 基因转染; 多药耐药; 耐药逆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5.7 [肝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背景与目的: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在肿瘤多药耐药中起重要作用,野生型p53基因是细胞凋亡的激活剂,与肿瘤多药耐药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野生型p53基因能否实现对肝癌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以及逆转的相关机制。方法:构建野生型P53蛋白表达序列的真核表达载体pCR3.1-p53,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建立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p53转染细胞株,对转染细胞株进行MTT实验,观察p53基因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和对肝癌细胞对长春新碱(vincristine,VCR)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姬姆萨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细胞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表达,逆转录PCR法检测细胞内mdr1、MRP、GSTπ、TopoⅡmRNA的表达。结果:转染p53的Bel-p53细胞生长明显慢于未转染的Bel-7402细胞。转染野生型p53的Bel-p53细胞在VCR浓度为0.01μg/ml,0.1μg/ml,1.0μg/ml,10μg/ml,25μg/ml时,其药物敏感性增加;VCR作用最佳浓度为1.0μg/ml。形态学检查转染细胞,在VCR作用下细胞数明显减少,细胞散在不成片、细胞高度水肿、胞体不规则突起,可见核固缩、核裂解、核溶解。p53基因对Bel-7402细胞的mdr1/P-gp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TopoⅡα基因的表达有上调作用,对GSTπ、MRP基因表达没有影响。结论:p53基因对肝癌细胞多药耐药有逆转作用,其逆转机制可能与降低mdr1/P-gp的表达、上调TopoⅡα的表达,从而增加细胞内VCR药物浓度和VCR药效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954 / 95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野生型p53基因提高肝癌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J].
梁云 ;
陆斌 ;
李晓冬 ;
王华菁 ;
崔贞福 ;
郭亚军 ;
刘彦君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2, (01) :24-25
[2]   野生型p53基因转染对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及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J].
王晓莉 ;
彭芝兰 ;
王和 .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2, (01) :40-42
[3]   钙通道阻滞剂对长春碱类抗癌药物的体内体外增效作用 [J].
刘燕 ;
潘启超 .
癌症, 1991, (06) :466-468
[4]   REVERSAL OF THE HUMAN AND MURINE MULTIDRUG-RESISTANCE PHENOTYPE WITH MEGESTROL-ACETATE [J].
WANG, L ;
YANG, CPH ;
HORWITZ, SB ;
TRAIL, PA ;
CASAZZA, AM .
CANCER CHEMOTHERAPY AND PHARMACOLOGY, 1994, 34 (02) :9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