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菖蒲地区超高压变质带内的构造地层序列与叠加褶皱型式

被引:2
作者
钱存超
汤加富
高天山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2]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
[3]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关键词
大别造山带; 构造地层序列; 岩片组合; 叠加褶皱;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03.03.003
中图分类号
P54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大别造山带南部菖蒲地区为解剖区,结合区域地质调查分析,建立了包括浅变质岩层、超高压变质岩片在内的构造地层序列—岩片组合。对其组成特征、界面性质、形成时代、变形序列等,进行了较系统阐明,并对叠加褶皱型式及形成机制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212 / 22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大别山菖蒲—碧溪岭地区高压—超高压榴辉岩相变质岩和有关岩石的岩石类型及其原岩性质 [J].
程裕淇 ;
庄育勋 ;
高天山 ;
简平 .
地质学报, 2002, (01) :1-13+145
[2]   安徽大别造山带南部浅变质岩层分布、层序与时代研究 [J].
钱存超 ;
汤加富 ;
常丹燕 ;
不详 .
地层学杂志 , 2001, (03) :222-227
[3]   大别—苏鲁超高压—高压变质带伸展构造格架及其动力学意义 [J].
索书田 ;
钟增球 ;
游振东 .
地质学报, 2001, (01) :14-24
[4]   大别山-苏鲁地区榴辉岩形成时代的地质与年代依据 [J].
汤加富 ;
李惠民 ;
钱存超 ;
高天山 .
安徽地质, 2000, (03) :179-186
[5]   大别山岳西碧溪岭地区片麻状斜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 [J].
高天山 ;
李惠民 ;
汤加富 ;
侯明金 .
安徽地质, 2000, (03) :205-208
[6]   安徽大别山北部榴辉岩的分布及主要特征 [J].
周存亭 ;
高天山 ;
汤加富 ;
沈荷生 ;
胡云琴 .
中国区域地质, 2000, (03) :253-257
[7]   大别山碧溪岭深色榴辉岩和片麻状花岗质岩石SHRIMP分析——晋宁期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的同位素年代学依据 [J].
程裕淇 ;
刘敦一 ;
I.S.Williams ;
简平 ;
庄育勋 ;
高天山 .
地质学报, 2000, (03) :193-205+289
[8]   安徽潜山片麻岩锆石U-Pb年龄 [J].
陈道公 ;
C.Isachsen ;
支霞臣 ;
周泰禧 ;
程昊 ;
夏群科 .
科学通报, 2000, (02) :214-217
[9]   大陆深俯冲作用:来自超高压变质岩的证据 [J].
从柏林 ;
王清晨 ;
叶凯 .
中国科学基金, 1999, (04) :4-8
[10]   安徽大别山腹地中生代火山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钱存超 ;
贾十军 .
安徽地质, 1998, (01) :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