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价值与实践的错判——与吴晓刚、李忠路教授商榷

被引:1
作者
卢晓东
机构
[1]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
[2]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高考; 自主招生; 人才选拔; 效率; 教育不平等;
D O I
10.16298/j.cnki.1004-3667.2018.04.14
中图分类号
G647.32 [];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吴晓刚、李忠路教授的文章《中国高等教育中的自主招生与人才选拔:来自北大、清华和人大的发现》存在三大硬伤,导致其结论不可信。自主招生受优惠学生群体不能被想当然地划分为所谓"破格录取生"和"掐尖录取生";研究自主招生的效率,学生表现数据的范围需要谨慎地局限在大学一年级;不同高校自主招生的历史和发展过程在自主招生研究中十分重要,不能予以忽视,因而在合并多校数据研究时需谨慎对待和处理。自主招生政策有待改善,因此高校自主招生实证研究值得继续期待。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6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少制造些意见,多生产点知识——关于教育研究规范化问题的评论 [J].
张斌贤 .
教育科学研究, 2018, (01) :47-49
[2]   教育学界为什么少有争论? [J].
张斌贤 .
教育科学研究, 2017, (11) :1-1
[3]   中国高等教育中的自主招生与人才选拔:来自北大、清华和人大的发现 [J].
吴晓刚 ;
李忠路 .
社会, 2017, 37 (05) :139-164
[4]   考试如何激发创新 [J].
卢晓东 .
教育学术月刊, 2017, (02) :3-18
[5]   基础教育中的城乡差异是否在大学延续——高校城乡学生学业表现差异的实证研究 [J].
卢晓东 ;
于晓磊 ;
陈虎 ;
黄晓婷 .
高校教育管理, 2016, 10 (01) :56-60
[6]   自主招生价值何在?——高校自主招生公平与效率的实证研究 [J].
黄晓婷 ;
关可心 ;
陈虎 ;
熊光辉 ;
卢晓东 .
教育学术月刊, 2015, (06) :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