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发展降低能源消耗强度了吗?

被引:5
作者
王小华
黎涛瑞
机构
[1]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绿色金融; 能源消耗强度; 文本挖掘; 中介效应; GMM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96 [环境经济学];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F426.2 [];
学科分类号
02 ; 0201 ; 020106 ;
摘要
能源消耗强度反映了单位GDP能源消耗,是衡量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十四五”规划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列为重点任务,要求提供秉持绿色发展理念的金融服务,引导社会资源向绿色产业集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共进。文章运用文本挖掘法测算了2008-2018年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绿色金融发展指数,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了绿色金融发展对能源消耗强度的影响效应和传导机制。研究发现:(1)绿色金融发展是降低能源消耗强度的重要因素,提升外商投资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有助于降低能源消耗强度,但城镇化的发展对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没有积极影响;分区域来看,中西部地区和非经济发达地区绿色金融对能源消耗强度的降低作用更加显著。(2)影响机制方面,绿色金融主要通过绿色金融政策和绿色发展理念引导污染产业向非污染产业转型,激励绿色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因此,发展绿色金融降低能源消耗强度需要发挥绿色金融政策的引导作用,培养绿色消费环境,积极引导绿色资金对能源技术的支持,促进产业结构绿色化转型。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70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信息化对中国能源强度的空间效应——基于空间杜宾误差模型 [J].
汪小英 ;
王宜龙 ;
沈镭 ;
李小漫 ;
杜强涛 .
资源科学, 2021, 43 (09) :1752-1763
[2]   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工业数字化的组态路径——基于“技术-组织-环境”的理论框架分析 [J].
陈爽英 ;
雷波 ;
冯海红 .
科学学研究, 2022, 40 (03) :410-419+453
[3]   低碳城市和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J].
徐佳 ;
崔静波 .
中国工业经济, 2020, (12) :178-196
[4]   我国绿色金融政策的制度变迁与效果评价——以绿色信贷的实证研究为例 [J].
牛海鹏 ;
张夏羿 ;
张平淡 .
管理评论, 2020, 32 (08) :3-12
[5]   市场化改革能推进产业技术进步吗?——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经验证据 [J].
戴魁早 ;
刘友金 .
金融研究, 2020, (02) :71-90
[6]   环境规制的“本地—邻地”绿色技术进步效应 [J].
董直庆 ;
王辉 .
中国工业经济, 2019, (01) :100-118
[7]   绿色信贷是否影响重污染企业的投融资行为? [J].
苏冬蔚 ;
连莉莉 .
金融研究, 2018, (12) :123-137
[8]   中国金融发展是绿色的吗——兼论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 [J].
任力 ;
朱东波 .
经济学动态, 2017, (11) :58-73
[9]   绿色金融政策的变迁分析与对策建议 [J].
陈凯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7, (05) :93-97+112
[10]   我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SDA分解技术 [J].
李玲 ;
张俊荣 ;
汤铃 ;
余乐安 .
中国管理科学, 2017, 25 (09) :12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