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对农田周年地表径流氮、磷、钾流失的影响

被引:50
作者
刘红江
郑建初
陈留根
薛新红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稻麦两熟制农田; 周年; 地表径流; 氮、磷、钾流失;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2.06.021
中图分类号
X131.3 [土壤污染化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0903 ;
摘要
2009—2010年在大田试验条件下,小麦季和水稻季分别以扬麦16和运2645为供试材料,两季均设置常规处理(A)、秸秆还田(B)、秸秆还田减肥(C)、肥料运筹(D)和少免耕(E)5个处理组合。研究不同处理对稻麦两熟制农田周年地表径流氮、磷、钾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1)稻麦两季农田共发生地表径流20次,总地表径流水量为6.4×106kg·hm-2;(2)秸秆还田能够显著降低稻麦两熟制农田周年地表径流氮、磷、钾流失量,不同处理周年地表径流总氮和钾的流失量由高到低均依次为少免耕、常规处理、肥料运筹、秸秆还田和秸秆还田减肥,不同处理周年地表径流总磷流失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少免耕、肥料运筹、常规处理、秸秆还田和秸秆还田减肥,秸秆还田使稻麦两熟制农田地表径流氮、磷、钾流失量分别比常规处理下降7.7%、8.0%、6.8%;(3)水稻季农田地表径流总氮、总磷、钾流失量分别占稻麦两熟制周年总氮、总磷、钾流失量的61.5%、44.0%、73.3%;(4)秸秆还田使稻麦两熟制农田周年地表径流氮、磷、钾流失率显著降低;(5)秸秆还田使水稻成熟期土壤速效养分质量分数显著提高;(6)秸秆还田使稻麦两熟制农田周年作物产量比常规处理略有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1031 / 10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黄土高原小流域不同坡地利用方式的水土流失特征 [J].
姜娜 ;
邵明安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6) :36-41
[2]   漳河灌区农田地表排水中磷素流失特征分析 [J].
李瑞鸿 ;
洪林 ;
罗文兵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12) :102-106
[3]   施磷对太湖流域水稻田磷素径流流失形态的影响 [J].
杨丽霞 ;
杨桂山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0, (05) :31-34
[4]   太湖地区麦季氮磷径流流失规律与控制对策研究 [J].
席运官 ;
陈瑞冰 ;
徐欣 ;
王海 ;
魏琴 ;
李菊英 .
江西农业学报, 2010, 22 (05) :106-109+113
[5]   巢湖流域麦稻轮作农田径流氮磷流失研究 [J].
王桂苓 ;
马友华 ;
孙兴旺 ;
宋法龙 ;
张丽娟 ;
徐宏军 ;
肖圣辉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0, (02) :6-10+29
[6]   太湖流域丘陵地区暴雨条件下农田氮素随地表径流迁移特征 [J].
李瑞玲 ;
张永春 ;
曾远 ;
刘庄 ;
颜润润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8 (06) :1185-1190
[7]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现状与提高途径 [J].
张福锁 ;
王激清 ;
张卫峰 ;
崔振岭 ;
马文奇 ;
陈新平 ;
江荣风 .
土壤学报, 2008, (05) :915-924
[8]   太湖流域典型圩区农田磷素随地表径流迁移特征 [J].
徐爱兰 ;
王鹏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3) :1106-1111
[9]   模拟降雨条件下农田地表径流与壤中流氮素流失比较 [J].
李恒鹏 ;
金洋 ;
李燕 .
水土保持学报, 2008, (02) :6-9+46
[10]   环太湖丘陵地区农田磷素随地表径流输出特征 [J].
王鹏 ;
高超 ;
姚琪 ;
韩龙喜 ;
申霞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1) :165-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