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地貌恢复方法及应用——以济阳坳陷桩西地区沙二段为例

被引:47
作者
姜正龙 [1 ]
邓宏文 [2 ]
林会喜 [3 ]
王林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3]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古地貌; 压实恢复; 滩坝; 视厚度校正; 沙二段; 济阳坳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济阳坳陷桩西地区沙二段埋深较大,应用残留厚度进行古地貌恢复存在较多问题。介绍了用压实法进行古地貌恢复的原理及方法。该方法分为视厚度校正、压实方程建立、单井压实厚度恢复、原始厚度图和古地貌图编制4个步骤。根据沙二段顶面构造图计算的真厚度校正系数最小可达0.83。压实结果表明压实率一般大于30%。结合视厚度校正、压实恢复结果和古水深,编制了沙二段基准面上升期和下降期的古地貌图,桩西地区沙二段古地貌中间高、东西两侧低。滩坝主要分布在孤北古隆起东西两侧,滩坝的发育明显受古隆起的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865 / 87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车镇凹陷大王北地区沙二段滩坝成因类型、分布规律与控制因素研究 [J].
邓宏文 ;
马立祥 ;
姜正龙 ;
潘福友 ;
冯兴雷 ;
林会喜 .
沉积学报, 2008, (05) :715-724
[2]   辽东湾辽东带中南部古近纪古地貌恢复和演化及其对沉积体系的控制 [J].
加东辉 ;
徐长贵 ;
杨波 ;
杨香华 ;
吴小红 ;
周心怀 ;
滕玉波 ;
赖维成 .
古地理学报, 2007, (02) :155-166
[3]   压实过程中埋深和时间对碎屑岩孔隙度演化的共同影响 [J].
刘震 ;
邵新军 ;
金博 ;
李鹤永 ;
许晓明 ;
梁全胜 .
现代地质, 2007, (01) :125-132
[4]   断陷盆地层序格架中岩性地层油气藏分布特征 [J].
冯有良 .
石油学报, 2005, (04) :17-22
[5]   古地貌分析在渤海古近系储集层预测中的应用 [J].
徐长贵 ;
赖维成 ;
薛永安 ;
于水 ;
程建春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5) :53-56
[6]   济阳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学及砂砾岩油气藏群 [J].
潘元林 ;
宗国洪 ;
郭玉新 ;
姜秀芳 ;
卓勤功 .
石油学报, 2003, (03) :16-23
[7]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在沉积前古地貌恢复中的应用 [J].
赵俊兴 ;
陈洪德 ;
向芳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1) :76-81
[8]   古岩溶盆地岩溶作用模式及古地貌精细刻画——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风化壳为例 [J].
拜文华 ;
吕锡敏 ;
李小军 ;
魏伟 .
现代地质, 2002, (03) :292-298
[9]   断陷湖盆断裂、古地貌及物源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以孤北洼陷沙三段为例 [J].
张建林 ;
林畅松 ;
郑和荣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2, (04) :24-27+4
[10]   古地貌对陆相裂谷盆地层序充填特征的控制——以渤中凹陷西斜坡区下第三系为例 [J].
邓宏文 ;
王红亮 ;
王敦则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4) :293-296+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