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超高产栽培的理论与技术策略——兼论壮秆重穗栽培法

被引:44
作者
邹应斌
机构
[1] 不详
[2] 湖南农业大学
[3] 不详
关键词
水稻,超高产栽培,壮杆重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10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概述了20多年来国内外有关水稻高产栽培及育种的研究成果。指出水稻进一步高产或超高产栽培的技术策略应与当今和未来的超高产育种目标相一致,选用分蘖能力中等、株高中杆或偏矮杆(90—100cm),大穗型(120—170粒)品种,采用壮杆重穗栽培法,运用“稳前攻中促后”的水肥运筹原则,以壮杆大穗和高结实率而获得高产,是今后水稻超高产栽培的一条可能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搁田始期对水稻成穗率、产量形成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苏祖芳,周兴安,张亚洁,李国生,姚志发,沈富荣,姚友权
    [J]. 中国水稻科学, 1996, (02) : 95 - 102
  • [2] 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理论和方法
    杨守仁,张龙步,陈温福,徐正进,王进民
    [J]. 中国水稻科学, 1996, (02) : 115 - 120
  • [3] 水稻成穗率与群体质量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凌启鸿
    苏祖芳
    张海泉
    [J]. 作物学报, 1995, (04) : 463 - 469
  • [4] 水稻群体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对产量形成作用的研究
    杨建昌
    朱庆森
    曹显祖
    不详
    [J]. 中国农业科学 , 1992, (04) : 7 - 14
  • [5] 水稻特青年产1500公斤高产设计与实践
    黄湛
    陈荣标
    林立秉
    周笃进
    林龙宜
    [J]. 广东农业科学, 1990, (01) : 1 - 4
  • [6] 论高产稻作的几个基本生物学规律
    蒋彭炎
    [J]. 作物杂志, 1988, (04) : 1 - 3
  • [7] 新育成籼稻品种的产量性状分析和展望
    熊振民
    闵绍楷
    申宗坦
    邱鸿步
    孔繁林
    王国梁
    [J]. 中国农业科学, 1986, (06) : 17 - 23
  • [8] 水稻丛化育种
    黄耀祥
    陈顺佳
    陈金灿
    林建良
    张俊英
    刘丽娴
    罗林
    连兆铨
    [J]. 广东农业科学, 1983, (01) : 1 - 6
  • [9] 水稻生理育种[M].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王永锐 编著, 1995
  • [10] 水稻高产栽培及高产育种论丛[M]. 农业出版社 , 杨守仁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