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丹东杂草稻的形态与微卫星标记分析研究

被引:7
作者
施勇烽
王渭霞
玄松南
陈洁
庄杰云
吴建利
机构
[1] 中国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杂草稻; 微卫星标记; 程式指数法; 籼粳属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S451 [杂草];
学科分类号
0901 ; 0904 ;
摘要
本研究采用19对籼粳特异性水稻微卫星标记,分析比较了4份丹东杂草稻(WS、WL、BS和BL)与标准籼粳对照品种之间的差异。同时应用程式指数法根据稃毛、酚反应、穗轴第1节间长度、抽穗时壳色、叶毛和谷粒长宽比等6项指标对杂草稻的籼粳属性进行分析。分子标记分析及形态特性分析结果表明,WL属粳型,另外三份杂草稻属于偏粳型。另外,发现丹东杂草稻和粳稻测验种的亲缘关系比东乡野生稻更近,表明杂草稻属于粳偏栽培型。由此推测丹东杂草稻可能是由古老栽培稻演变而来。试验结果对进一步了解研究杂草稻特性并在育种中利用其有利基因具有积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杂草稻落粒粳的抗逆境特性研究 [J].
余柳青 ;
A.Martin Mortimer ;
玄松南 ;
陆永良 ;
周勇军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4) :717-720
[2]   丹东杂草稻种子的耐冻能力和低温发芽特性研究 [J].
陈惠哲 ;
玄松南 ;
王渭霞 ;
邵国胜 ;
孙宗修 .
中国水稻科学, 2004, (02) :23-26
[3]   杂草稻种质资源的鉴定及利用探索 [J].
张忠林 ;
谭亚玲 ;
黄大军 ;
谭学林 .
中国农学通报, 2003, (06) :61-63
[4]   应用微卫星标记鉴别水稻籼粳亚种 [J].
樊叶杨 ;
庄杰云 ;
吴建利 ;
孙宝龙 ;
郑康乐 .
遗传, 2000, (06) :392-394
[5]   海南岛杂草稻的生态考察和鉴定 [J].
许聪,吴万春 .
中国水稻科学, 1996, (04) :247-249
[6]   杂草稻的分类地位和利用途径探讨 [J].
许聪,吴万春 .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2) :146-151
[7]   应用RFLP标记研究亚洲栽培稻的起源与分化 [J].
庄杰云,钱惠荣,林鸿宣,陆军,程式华,应存山,罗利军,朱旭东,董凤高,闵绍楷,孙宗修,郑康乐 .
中国水稻科学, 1995, (03) :135-140
[8]   中国普通野生稻的原始型及其是否存在籼粳分化的初探 [J].
王象坤,才宏伟,孙传清,王振山,庞汉华 .
中国水稻科学, 1994, (04) :205-210
[9]   提取水稻DNA的一种简易方法 [J].
卢扬江 ;
郑康乐 .
中国水稻科学, 1992, (01) :47-48
[10]  
亚洲稻籼粳亚种的鉴别[M]. 云南科技出版社 , 程侃声著,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