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优化算法下风电预测精度对风水电协调影响研究

被引:3
作者
马成飞
赵彩虹
陈虎威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关键词
风电; 水电; 预测精度; 遗传粒子群; 混合粒子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712 [电力系统稳定];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研究了持续法、ARIMA方法、改进BP神经网络3种不同的风电预测模型,在相同条件下,经实例仿真发现,改进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好于ARIMA预测模型,而ARIMA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好于持续法预测模型。基于上述3种不同的风电预测模型,建立了风-水发电联合协调运行的模型。采用遗传粒子群和混合粒子群2种不同的优化算法来研究风电预测精度对风-水电协调影响,通过仿真实例发现,风电预测模型精度越高,得到的理论值与实际值偏差越小;在考虑2种不同优化算法的情况下,遗传粒子群优化算法得到的数值与实际值偏差比混合粒子群大,同时基于不同风电预测模型下的误差也要比混合粒子群大。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风电场风速及风功率预测方法研究综述 [J].
王颖 ;
魏云军 .
陕西电力, 2011, 39 (11) :18-21+30
[2]   基于时间序列与支持向量机的风电场风速预测研究 [J].
周培毅 ;
张新燕 .
陕西电力, 2009, 37 (12) :1-4
[3]   风电场风速预测模型研究 [J].
陶玉飞 ;
李伟宏 ;
杨喜峰 .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09, 25 (03) :53-56
[4]   基于遗传算法的电网优化规划 [J].
马玲 ;
袁龙 ;
张泽 .
陕西电力, 2008, 36 (11) :56-60
[5]   德国风电发展策略研究及对我国的借鉴 [J].
吕俊昌 ;
杨小东 ;
沈又幸 .
陕西电力, 2007, (11) :40-43
[6]   混沌时间序列预测在短期电力负荷预测中的应用 [J].
张作鹏 ;
刘崇新 ;
逯俊杰 ;
韩俊玉 .
陕西电力, 2007, (01) :24-26
[7]   电力系统日发电计划的启发式遗传算法 [J].
杨俊杰 ;
周建中 ;
刘大鹏 .
水力发电, 2004, (01) :7-11
[8]   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及若干问题 [J].
张新房 ;
徐大平 ;
吕跃刚 ;
柳亦兵 .
现代电力, 2003, (05) :29-34
[9]  
风电场风速和发电功率预测研究[D]. 肖洋.东北电力大学. 2005
[10]  
Increasing the value of wind generation through integration with hydroelectric generation .2 Brooks D,Key T,Felton L. IEEEPower Engineering Society General Meeting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