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后奥运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思考

被引:7
作者
冯伟
机构
[1] 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
关键词
竞技体育; 举国体制; 改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812.3 [体育制度];
学科分类号
04 ; 0403 ;
摘要
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属于政府管理型,曾经为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与提高作出过重大贡献。但它又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暴露出许多弊端,必须改革。改革思路:一是对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应该渐进式改革;二是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应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三是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应加重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3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2008年奥运-举国体制的转折点 [J].
关海涛 ;
薛兴华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135-137
[2]   “后奥运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宏观对策研究 [J].
金宗强 ;
李宗浩 ;
叶加宝 ;
张欣 ;
王春香 ;
杨晓晨 ;
张运亮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8, (01) :53-56+63
[3]   重新认识体育举国体制 [J].
胡科 ;
黄玉珍 .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8, (02) :5-8+24
[4]   后奥运时代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渐进式改革 [J].
戴永冠 ;
许斌 ;
刘炜浩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8, (01) :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