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西部山地针叶林凋落物层的化学性质

被引:17
作者
常雅军 [1 ]
曹靖 [1 ]
李建建 [2 ]
潘春林 [3 ]
陈琦 [1 ]
马力德 [1 ]
机构
[1]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干旱与草地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红河学院农学系
[3] 小陇山林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秦岭西部; 针叶林; 凋落物层; 化学性质;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9.0232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凋落物作为土壤和植物的结合点在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和能量循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凋落物的产量及其元素浓度制约着林下凋落物层和矿质土壤的养分归还。本研究利用野外实地观测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秦岭西部山地不同针叶林凋落物层分解过程的特性(如凋落物储量、分解速率、周转时间和养分元素贮量及回归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林下凋落物现存量(8.46~29.81t.hm-2)远大于年凋落物量(2.96~4.23t.hm-2.a-1),凋落物分解速率相对较低、积累很强,系统养分循环参数小;2)营养元素在凋落物层中含量的分布格局因树种不同而不同,但不同树种凋落物层营养元素(N、P、K、Ca、Mg、Fe)的储量均为:未分解层(U层)<半分解层(S层)<分解层(D层);3)不同树种林下凋落物层平均营养元素的储量为:Ca:357.71kg.hm-2>N:175.72kg.hm-2>Fe:102.50kg.hm-2>Mg:54.21kg.hm-2>K:31.96kg.hm-2>P:16.78kg.hm-2;4)林下凋落物的分解过程是一个养分积累的过程,营养元素最终普遍在分解层(D层)中富集;5)树种和人为经营情况对森林凋落物层的性质和分解状况有较大影响,林下凋落物分解速率表现为:云杉林<松林<落叶松林。
引用
收藏
页码:1308 / 131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Pinus halepensis litter decomposition in laboratory microcosms as influenced by temperature and a millipede, Glomeris marginata[J] . &nbspApplied Soil Ecology . 2002 (2)
[2]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M].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 周晓峰主编, 1991
[3]  
陆地生态系统生态学原理[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美) 蔡平 (Chapin, 2005
[4]   鼎湖山演替系列中代表性森林凋落物研究 [J].
张德强 ;
叶万辉 ;
余清发 ;
孔国辉 ;
张佑倡 .
生态学报, 2000, (06) :938-944
[5]   暖温带地区主要树种叶片凋落物分解过程中主要元素释放的比较 [J].
王瑾 ;
黄建辉 .
植物生态学报, 2001, (03) :375-380
[6]   西藏色季拉山暗针叶林凋落物层化学性质研究 [J].
钟国辉 ;
辛学兵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1) :167-169
[7]   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凋落物性质的比较 [J].
杨玉盛 ;
陈银秀 ;
何宗明 ;
郭剑芬 ;
刘春华 .
林业科学, 2004, (01) :2-10
[8]   森林凋落物研究进展 [J].
林波 ;
刘庆 ;
吴彦 ;
何海 .
生态学杂志, 2004, (01) :60-64
[9]   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凋落物量20年动态研究 [J].
官丽莉 ;
周国逸 ;
张德强 ;
刘菊秀 ;
张倩媚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4, (04) :449-456
[10]   森林凋落物分解重要影响因子及其研究进展 [J].
李志安 ;
邹碧 ;
丁永祯 ;
曹裕松 .
生态学杂志, 2004, (06) :7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