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性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

被引:5
作者
星晓蓉
杜德志
李秀萍
机构
[1] 青海大学
关键词
春性甘蓝型油菜; 小孢子培养; 出胚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4 [油菜籽(芸薹)];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对一批春性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杂种F1及其亲本进行小孢子培养的结果表明,不同组合(基因型)出胚率差异比较大,2006年22份材料(基因型)中有21份出胚,其中40.91%的材料每蕾出胚数在5个以上,31.82%的材料每蕾出胚数在10个以上;杂交组合的出胚率大部分高于其亲本,主枝的产胚率绝大部分都高于其分枝;秋水仙碱不同处理中以0.6 g/L浓度处理5.0 h和3.4 g/L浓度处理1.5 h,植株成活率和加倍率最高;经秋水仙碱加倍后可育的植株大部分花粉活力较高,结实指数较高;而半可育的植株花粉活力低,并有50%的植株结实指数低于1。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油菜小孢子培养和双单倍体育种研究Ⅱ.影响甘蓝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种间杂种胚产量的因素 [J].
李栒 ;
官春云 ;
陈社元 ;
王国槐 ;
刘忠松 .
作物学报, 2003, (05) :744-749+804
[2]   十字花科作物游离小孢子技术研究进展 [J].
史庆馨 .
北方园艺, 2003, (04) :9-9
[3]   秋水仙碱及热击与低温诱导对油菜小孢子胚状体成苗率的影响 [J].
周伟军 ;
毛碧增 ;
顾宏辉 ;
唐桂香 .
作物学报, 2002, (03) :369-373
[4]   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单倍体二倍化技术的研究 [J].
石淑稳 ;
吴江生 ;
周永明 ;
刘后利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2, (01) :2-6
[5]   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染色体加倍、试管苗继代越夏和田间移栽配套技术的研究及其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 [J].
石淑稳 ;
周永明 ;
吴江生 ;
刘后利 .
中国农学通报, 2001, (02) :57-59
[6]   甘蓝型油菜离体小孢子胚胎发生能力的遗传分析 [J].
刘泽 ;
周永明 ;
石淑稳 ;
魏泽兰 .
作物学报, 2000, (01) :104-109
[7]   甘蓝型油菜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J].
宋来强 ;
贺兴文 ;
邹晓芬 ;
程春明 ;
张建模 ;
熊任香 .
江西农业学报, 1998, (02) :67-70
[8]   提高甘蓝型油菜小孢子胚状体成苗率的某些培养因素研究 [J].
余凤群 ;
刘后利 .
作物学报, 1997, (02) :165-168+258
[9]   油菜小孢子培养和双单倍体育种研究 Ⅰ.供体植株和小孢子密度对小孢子培养的影响 [J].
官春云 .
作物学报, 1995, (06) :665-670
[10]   供体材料和培养基成份对甘蓝型油菜小孢子胚状体产量的影响 [J].
余凤群,刘后利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5, (04) :327-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