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真的抑制了自主创新吗?

被引:4
作者
李勇
机构
[1]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自主创新; 补偿效应; 挤出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F276.1 [国有企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本文在一个逻辑自洽的理论框架下同时探讨了国有企业的创新效率和中国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困局。通过构建内生技术水平理论模型的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具有门槛特征。当企业从事自主创新活动的利润较低时,信贷所有制偏好和软预算约束对自主创新产生的补偿效应大于挤出效应,国有企业比重增加将提高总体的自主创新水平;反之,补偿效应小于挤出效应,国有企业比重增加将降低总体的自主创新水平。进一步,本文利用1997~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证实了以上结论。这说明在利润率较低的外部性领域,国有企业对总体的自主创新具有补偿效应。如果在国有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尚未改善的前提下盲目推行金融市场化改革,将无助于缓解现阶段的自主创新困局。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9+158 +15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政府与金融的政治关联:经济效应检验及中介路径判断 [J].
王守坤 .
经济评论, 2015, (05) :3-20
[2]   竞争如何影响创新:中国情景的新检验 [J].
张杰 ;
郑文平 ;
翟福昕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11) :56-68
[3]   国有企业创新效率损失研究 [J].
董晓庆 ;
赵坚 ;
袁朋伟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02) :97-108
[4]   国有企业真的缺乏创新能力吗——基于上市公司所有权性质与创新绩效的实证分析与比较 [J].
李政 ;
陆寅宏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4, (02) :27-38
[5]   金融所有制歧视、所有制结构与创新产出——来自中国地区工业部门的证据 [J].
戴静 ;
张建华 .
金融研究, 2013, (05) :86-98
[6]   融资约束、融资渠道与企业R&D投入 [J].
张杰 ;
芦哲 ;
郑文平 ;
陈志远 .
世界经济, 2012, 35 (10) :66-90
[7]   中国哪种所有制类型企业最具创新性? [J].
吴延兵 .
世界经济, 2012, 35 (06) :3-25+28
[8]   国有企业双重效率损失研究 [J].
吴延兵 .
经济研究, 2012, 47 (03) :15-27
[9]   中国本土企业为何不创新——基于市场分割视角的一个解读 [J].
张杰 ;
周晓艳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 33 (06) :82-93
[10]   中国出口技术结构演进的机理与实证研究 [J].
陈晓华 ;
黄先海 ;
刘慧 .
管理世界, 2011, (03) :4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