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领域温室气体主要减排措施研究分析

被引:36
作者
邹晓霞 [1 ]
李玉娥 [1 ]
高清竹 [1 ]
万运帆 [1 ]
石生伟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环境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农业活动; 农村生活; 增加碳汇; 生物质能源; 温室气体减排;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1.z2.029
中图分类号
X701 [废气的处理与利用]; X322 [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摘要
气候变暖已成不争事实,主要是由于人为温室气体(GHG)排放增加所致,为减缓气候变暖趋势,各领域迫切需要采取减排措施;农业是一个重要的GHG排放源,农业领域采取减排措施对于减少我国GHG排放、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大量阅读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总结我国农业领域主要的减排管理措施,主要从农业活动、农村生活和生物质能源利用三方面进行阐述,并简要分析各措施的减排效果和存在问题。分析发现,农业活动的水肥管理是农田温室气体减排的研究热点,但由于地域和管理流程上的差异,对措施的减排效果尚存在争议;农村生活中存在巨大的减排潜力,采取恰当的减排措施不但可以减少GHG排放,还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状况和环境卫生条件;农村生物质能源有很大发展潜力,合理开发利用,可以有效替代化石能源消耗,缓解能源危机,减少GHG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总之,在农业领域采取积极的减排措施,有助于国家效应对气候变化,降低农业源污染和GHG排放,减轻环境压力,转换农业发展模式,加速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1348 / 135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11 条
  • [1] 土地利用对崇明岛围垦区土壤有机碳库和土壤呼吸的影响
    张容娟
    布乃顺
    崔军
    方长明
    [J]. 生态学报, 2010, 30 (24) : 6698 - 6706
  • [2] 我国农村太阳能资源利用节能减排效果研究
    邹晓霞
    万运帆
    李玉娥
    高清竹
    [J]. 可再生能源, 2010, 28 (03) : 93 - 98
  • [3] 大蒜油对体外瘤胃发酵、甲烷生成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陆燕
    林波
    王恬
    石放雄
    刘建新
    [J].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 (02) : 386 - 392
  • [4] 畜牧业中的甲烷排放及其减排调控技术
    曾波
    钟荣珍
    谭支良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 17 (04) : 811 - 816
  • [5] 东北地区玉米田长期免耕土壤碳氮及微生物活性的剖面分布特征
    黄山
    刘武仁
    殷明
    彭现宪
    张卫建
    [J]. 玉米科学, 2009, (03) : 103 - 106
  • [6] 水分管理影响稻田氧化亚氮排放研究进展
    李香兰
    徐华
    蔡祖聪
    [J]. 土壤, 2009, 41 (01) : 1 - 7
  • [7] 中国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技术对策
    董红敏
    李玉娥
    陶秀萍
    彭小培
    李娜
    朱志平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10) : 269 - 273
  • [8] 关于农机节能减排的几点想法
    于春林
    周学勤
    赵玉霞
    [J].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08, (05) : 80 - 81
  • [9] 保护性耕作的发展
    高焕文
    李洪文
    李问盈
    [J]. 农业机械学报, 2008, (09) : 43 - 48
  • [10] 成都平原水稻-油菜轮作系统氧化亚氮排放
    于亚军
    朱波
    王小国
    项虹艳
    郑循华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6) : 1277 - 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