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9 条
三类厄尔尼诺事件对东亚大气环流及中国东部次年夏季降水的影响
被引:22
作者:
李丽平
[1
,2
,3
]
宋哲
[1
,2
,3
]
吴楠
[1
,2
,3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2]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来源:
关键词:
El Nino事件分型;
夏季降水异常;
南亚高压;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中国东部;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130723001
中图分类号:
P461.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全球海表温度(SST)资料、ONI(Oceanic Nino Index)序列以及中国160站逐月降水资料,研究了不同类型El Nino事件的主要特征及其对东亚大气环流及中国东部次年夏季逐月及季节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1)据El Nino事件期间SST最大正异常所在区域,将El Nino事件分为Nino3、Nino4和Nino3.4型。2)El Nino事件次年6月,Nino3型时降水显著正异常区主要位于鄱阳湖和洞庭湖流域,Nino4型时位于鄱阳湖流域、桂粤湘三省交界及广西西部,Nino3.4型时位于洞庭湖流域。7月Nino3型降水显著正异常区北移至长江流域,8月则呈西多东少反相分布。从次年6月至8月,Nino4型降水显著正异常区逐渐北移,Nino3.4型降水显著正异常区则从南到北再移向东北。3)在整个次年夏季,Nino3、Nino4和Nino3.4型降水显著正异常区在中国东部呈自南向北分布。无论逐月或季节降水,均是Nino4型降水正异常最强、Nino3.4型最弱。4)不同类型事件次年夏季和各月环流特征存在一定差异,总体而言,对于南亚高压,Nino3型、Nino4型事件后呈偏强、东伸和北抬的特点,且后者较前者时更强;Nino3.4型事件后主要呈减弱、西退特征。对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Nino3型、Nino4型事件后主要呈偏强、西伸、北抬特征,后者较前者更强,西伸、北抬也更明显;Nino3.4型后,副高以东撤、北抬特征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753 / 765
页数:1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