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溶血性弧菌ERIC-PCR分型及毒力基因检测研究

被引:12
作者
丁久法 [1 ]
潘迎捷 [1 ]
陈洪友 [2 ]
唐明未 [3 ]
秦红友 [3 ]
赵勇 [1 ]
陈敏 [2 ]
机构
[1]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2] 上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肠杆菌基因间共有重复序列-PCR; 基因分型; 流行病学;
D O I
10.13386/j.issn1002-0306.2010.08.107
中图分类号
R450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建立副溶血性弧菌ERIC-PCR分子分型技术,分析副溶血性弧菌标准菌株及分离株基因组DNAERIC-PCR指纹图谱,并对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进行检测,以了解不同来源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方法:提取副溶血性弧菌基因组DNA,以肠杆菌基因间共有重复序列(ERIC)为引物进行PCR扩增,PCR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用凝胶成像分析仪对图谱进行观察分析,并以相似性系数构建聚类图;通过PCR方法对直接耐热溶血素(TDH)和耐热直接相关溶血素(TRH)进行检测。结果:26株副溶血性弧菌均可扩增产生可重复的DNA指纹图谱,ERIC-PCR可将26株菌分为12个型,分辨力指数为0.926;只在临床分离株中检测到TDH基因,而除一株标准菌株外,所有菌株都未检测到TRH基因。结论:研究显示ERIC-PCR可从分子水平对副溶血性弧菌基因组DNA进行快速指纹图谱分析,同时结合毒力基因检测,能够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疾病的预防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副溶血弧菌毒力基因的检测研究 [J].
金周浩 ;
宋达锋 ;
顾青 .
中国食品学报, 2008, (03) :143-146
[2]   副溶血性弧菌重复序列-PCR分型研究 [J].
金莉莉 ;
董雪 ;
王秋雨 ;
李雪 ;
吴琼 ;
李继耀 .
微生物学通报, 2008, (03) :389-394
[3]   食源性疾病监控技术的研究 [J].
刘秀梅 .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4, (01) :3-9
[4]   ERIC-PCR技术在李斯特氏菌种、菌株鉴定中的应用 [J].
金莉莉 ;
王秋雨 ;
侯潇 .
遗传, 2003, (02) :195-197
[5]   变形杆菌基因分型方法的评价 [J].
贾宁 ;
林茂虎 ;
陈世平 ;
索继江 ;
邢玉斌 ;
江朝光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2, (09) :15-17
[6]   金黄色葡萄球菌DNA提取方法的改良 [J].
黄珮珺 ;
石超 ;
潘世扬 ;
童明庆 .
临床检验杂志, 2002, (02) :106-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