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冷燃料电池最佳温度及模糊增量PID控制

被引:28
作者
王斌锐
金英连
褚磊民
卫东
机构
[1] 中国计量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关键词
机器人; 燃料电池; 温度控制; 模糊控制; 微控制器;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09.08.013
中图分类号
TM911.4 [燃料电池];
学科分类号
0808 ;
摘要
提出用空冷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为机器人驱动电机供给电能。基于对热传递的分析,建立空冷型燃料电池温度场热模型方程。通过实验得到不同电流和电压负载时可使燃料电池输出功率最大的最佳温度值,以及不同电堆温度下,电池可稳定输出的功率情况。设计模糊增量PID温度控制算法,利用模糊规则推理来优化调节PID参数,建立加权平均去模糊化方法。给出电堆温度测控系统实现方案和控制器关键硬件选型。在自制实验台上,针对100W燃料电池开展实验研究,用风扇调节电堆温度。温度控制实现±0.5℃精度。实验结果证明最佳温度合理,模糊增量PID控制满足电堆温度控制要求,适用于缓慢的负载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燃料电池发电装置能量管理控制系统设计 [J].
朱选才 ;
徐德鸿 ;
吴屏 ;
曹陆萍 ;
沈国桥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8, (11) :101-106
[2]   燃料电池系统热管理子系统建模与温度控制 [J].
谷靖 ;
卢兰光 ;
欧阳明高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11) :2036-2039
[3]   基于K型热电偶与MAX6675多路温度采集系统 [J].
祖一康 .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07, (04) :25-27
[4]   移动机器人能源自治研究与进展 [J].
戴士杰 ;
栗少云 ;
周国香 ;
岳宏 .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7, (01) :7-12
[5]   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动态数学模型 [J].
贠海涛 ;
孙泽昌 ;
万钢 ;
赵玉兰 .
系统仿真学报, 2007, (04) :710-712+748
[6]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温度特性的模糊建模 [J].
李曦 ;
曹广益 ;
朱新坚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5, (S1) :187-188
[7]   常用温度控制法的对比 [J].
杨启伟 ;
陈以 .
兵工自动化, 2005, (06) :86-88
[8]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温度的非线性控制 [J].
邵庆龙 ;
曹广益 ;
朱新坚 .
系统仿真学报, 2004, (11) :2584-2586+2590
[9]   自适应内模控制在主蒸汽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J].
金秀章 ;
刘吉臻 ;
牛玉广 ;
田沛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3, (10) :225-229
[10]  
Controlling automobile thermal comfort using optimized fuzzy controller[J] . Yadollah Farzaneh,Ali A. Tootoonchi.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 2008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