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权责”结构与社区属地化管理

被引:24
作者
陈家建 [1 ]
张洋洋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2] 中共蒲江县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属地化管理; 非对称权责; 治理情境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69.3 [生活、居住、交通];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本文以社区安全监管工作为研究对象,讨论基层社区在属地化管理中的运行机制。属地化管理是中国地方治理的基本框架。但是,与一般的组织不同,中国地方的属地化管理具有权责不对称的结构性特点,而且,越到基层权责不对称程度越高。作为最底层的公共治理单元,社区在属地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权小责大的结构性特点让社区在属地化管理中面临尴尬处境。比如,在安全监管中,一方面,社区面临自上而下的责任压力;但另一方面,由于权力缺失和资源不足,导致社区在安全监管中难有作为。在此情形下,社区对安全监管的政策执行结果出现多样化的特征。同时,属地管理的方式情境化,会采用人情关系、合作交换、权威借用等方式开展工作。对社区属地化管理的研究,是理解中国地方治理和社区运行的重要主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43 / 163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1]   “低治理权”与基层购买公共服务困境研究 [J].
陈家建 ;
赵阳 .
社会学研究, 2019, 34 (01) :132-155+244
[2]   政府治理机制转型与社会组织发展 [J].
黄晓春 ;
周黎安 .
中国社会科学, 2017, (11) :118-138+206
[3]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四种模式 [J].
葛天任 ;
李强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53 (06) :5-13
[4]   治理视野中的城市基层管理改革:问题、悖论与出路 [J].
吴晓林 ;
张慧敏 .
行政论坛, 2016, 23 (04) :25-29
[5]   城市社区治理:基本模式及其治理绩效——以四个商品房社区为例 [J].
陈鹏 .
社会学研究, 2016, 31 (03) :125-151+244
[6]   多维目标制度体系——地方政府运作逻辑的一个观察视角 [J].
陈家建 .
社会发展研究, 2016, 3 (01) :102-118+243
[7]   再论行政发包制:对评论人的回应 [J].
周黎安 .
社会, 2014, 34 (06) :98-113
[8]   当代中国的社会组织:理论视角与经验研究 [J].
纪莺莺 .
社会学研究, 2013, 28 (05) :219-241+246
[9]   城市政府结构与社会组织发育 [J].
管兵 .
社会学研究, 2013, 28 (04) :129-153+244
[10]   社区自治与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重构 [J].
向德平 ;
申可君 .
甘肃社会科学, 2013, (02) :127-130